site logo: tvsmo.com

醫食同源在日本(9)

一顆雞蛋一個宇宙  看日本養生珍品「茶碗蒸」

文/白玉熙

人氣: 979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我們華人覺得不屑一顧的蒸雞蛋,在日本被叫做茶碗蒸(用茶碗來蒸雞蛋),是一道精美的傳統和食。做法十分考究,超市上更是以蒸好的成品出售,甚至簡易的類別「玉子豆腐」,被大量生產出售。為何日本如此珍視蒸雞蛋呢?其實蒸雞蛋蘊含玄機,是十分可貴的養生珍品。

雞蛋是營養完全食

在日本,營養學的研究早就證實,除了玄米是養生極佳的營養完全食,雞蛋也是這類食物。所謂營養完全食,以前在文中說過,凡是人體所需的養分,生存需要的營養成分,玄米幾乎都具備了,所以,吃玄米,就不用擔心營養失衡,再配上簡單的蔬菜和湯菜,就能維持身體的健康了,無需費盡心力在菜肴上整日煩惱該如何配菜。而雞蛋也具備玄米的營養功效,所以也被稱作完全食。(醫食同源:玄米藏玄機 白米實為粕

蒸雞蛋極易被人吸收,養顏補血,恢復體力,滋補全身。(iStock.com)

營養平衡實為陰陽平衡

日本「一物全體」的養生觀,就是中醫陰陽平衡理論的體現。而中醫的陰陽平衡的醫學理論,其實就是道家的宇宙觀。《黃帝內經》裡的黃帝,就是中國上古三皇五帝的其中一人,他是修道之人,與其師父的關於人體的問答,構成了《內經》這本書,成為中醫治病和養生理論的鼻祖。為此,日本人繼承這一觀點,懂得吃東西要吃全整體,才能保持身體陰陽平衡。

人體是陰陽平衡的小宇宙,每一個生命,無論動物還是植物,尤其是動物,也可以看作是宇宙下的小宇宙,無論其是高級還是低級,都是自然界的萬物,都離不開自然界,離不開宇宙的整體機制。而其自身也就是一個完整的不可思議的生命體系。

人無論如何認為自己高級,聰明,科學發達,都不可能直接人工造出一種高級的生命體,不可能生產出人體或者植物。科學依然要不停地發現和模仿現有的物種機制來開發東西。大家想想,生命本身,人無法人工製造,只能不停地研究和發現生命的奧祕,這個人的所謂科學,如何趕得上自然界的天生能力呢?能造出生命的,怎能不是全能的高級生命呢?叫這個宇宙為神,為道,一點也不奇怪。

大家再想,這個雞蛋,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整體若放大到整個宇宙這麼大,不就像個小小的宇宙嗎?它是不是生命呢?是孕育著生命的整體,是將要孵化成一個生命的東西,當然雞蛋就蘊含著一個整體生命的信息,一個動物整體生命的一切,都包括其中。它怎能不是營養全面的養生品呢?當然擁有神奇的養生功效。

既然中醫講,陰陽在,生命在,陰陽平衡,生命才健康,那麼健康的雞蛋,必然給你帶來健康的力量和健康的養分,其實大家看看,陰陽與營養,發音幾乎一致,也許古代,其古音,說不定是一樣的,否則,這也太過巧合了,無論是古代講的陰陽平衡,還是現代講的營養平衡,不能缺營養,不能偏食,是不是一個道理呢?我們的老祖宗,在黃帝,不,在更久遠的時代,就已經安排下了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食用的物種,按照這樣的安排生活,就可以簡單地達到長生和健康。

古老的漢字,早就預見了有一天,人們會拋棄傳統,違背陰陽制衡之理,而走入現代科學的研究,把養生複雜化,實際走了最繁瑣、最累人的道路。等於全面廢棄古老的生活飲食方式後,過於傲慢地對待人體和自然界,以為發現的營養可以自行搭配,造出各種所謂的營養品來獲得健康。

當出現各種生活習慣病後,承受了諸多痛苦,才發現現代營養學的進一步研究,等於在不斷證實古老的、講究陰陽平衡的養生法,才是最智慧最高明的做法。這個陰陽制衡之理,不僅僅是飲食,還在於整體的生活作息都要隨同大宇宙的機制來運行。否則人體的各種臟腑和經絡,就會混亂,失去陰陽平衡,導致折壽和病痛。

珍貴又普通貼心 養顏又滋補

有趣的是,不管玄米還是雞蛋,過去都是極為普通,極易到手的庶民食材。冥冥中一切都在自然的巧妙安排之中,讓人類能簡單而健康的生活,不必到處尋訪珍稀的養生物品,其實它們最樸實滋養,最貼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就在我們的身邊。

雖然玄米在日本因為產量相對少而變得珍稀,貴於白米,但是雞蛋卻相當廉價。尤其是現代生活,物質豐富,人們再也看不上雞蛋的時候,雞蛋顯得十分便宜,以至於人們忘記了它的價值。認為那是鄉下人沒錢吃山珍海味才吃的東西,實在是大錯特錯。

日本人知道,煎雞蛋和炒雞蛋都不如蒸雞蛋對身體好。蒸雞蛋極易被人吸收,養顏補血,恢復體力,滋補全身。所以,他們把對身體最好的料理雞蛋和食用雞蛋的方式給保存下來,並發揮到了極致。各種不同做法的蒸雞蛋,程式、配色講究,瓷器美觀小巧,就像是一個個精美的藝術品,美若自然景觀,表面光滑細膩,如同鏡面,不出一絲皺紋,不含絲毫雜質,溫潤如玉,配上海鮮蘑菇和各種蔬菜,色澤誘人,鮮美無比。

· 吃得到幸福的料理:歐姆蛋包飯

 · 為何下午3點要喝水?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

· 日本老人種出不腐蘋果 引出健康的祕訣

責任編輯:盧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