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文字、預言與神傳文化(一)

神州史綱
鵠章
font print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前言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前二千多年現代人用神話傳說來理解,從黃帝到夏、商是我們現代人是「不清楚」的,所謂的「不清楚」同時意味著我們知道,卻不相信。在現代,科學改善物質生活,也把人的認知局限在有形的空間,道德漸淪為形式與說教。

然而物質發展到了頂峰,道德也落到谷底,脫序社會又讓人們重新審視傳統的文化與道德。中國的文字一直許多神奇現象,出土的甲骨文,殷商帝王以文字與神溝通,文字具有超越時空的能力與特質。這種非人造的特性,充足而成熟,豐富而充滿著神奇,特別是長遠的一段歷史時期只用來記載神事,令現代人百思不解。

後二千多年的歷史進入信史時代,文字才用來記述人事,而信史時代伴隨著許多的讖語、預言出現,文字又以另一種神奇、昇華形式展現,自西周起歷朝歷代都有,著名的預言將其後中國朝代興替,千百年時空人事變化盡藏其中,過去、現代、未來只在一線間!這宛如一場安排妥的戲碼,警示現代人終場大戲在即,站在轉捩點上,前瞻等於回顧,真實的就是原本的。回到文字的原始,這個以道德為核心的文化處處充滿了神跡……。

被遺忘的神州中國

幾千年來「中國」這個名為神州─神的故鄉,居世之中的中土國度,那一段遙遠的過去歲月,曾經經歷一段記載神的歲月……隨著時光流逝,神州大地上的子民,離開神的歲月已經很久了,人們只知道她叫「中國」,卻遺忘了為什麼叫「中國」!

文字遠早於記史

我們常用上下五千年來形容中國的歷史,人們都發現了一些很奇特的現象:中間彷彿有個區隔,顯示了二個歷史時期。距今約2800年前,中國在西周以後,我們的祖先才開始用文字記載史事,史學家稱為「信史時代」,從此以後中國社會文明發展詳細的被紀錄下來。一直到今天,這後半段記史的篇幅卻佔了五千年歷史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這已足夠讓中華文化成為世界人類文明的最偉大資產,同時代的其它文明古國,或者無記載,或已湮沒,殘存也只是片斷,唯一連貫迄今只有中華文化。

然而令人百思難解的是西周以前,商、夏以至黃帝時代的這二千多年歷史,為什麼「有史無載」?現代人稱之為「傳說時代」!這還不包括在此之前的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伏羲、神農等所謂的「神話時代」,難道是當時沒有文字或文字過於簡略無法記述嗎?

從清末民初出土的甲骨文讓史學家震驚了,這個連孔子都不知道的文字,到今天為止,出土的十萬多片龜甲與獸骨共計約五千多個字,這些文字早已是六書具備,是一種非常成熟文字,擁有豐富內涵,具足所有表達情感、記述事物、傳遞抽像概念的能力。五千個字代表什麼意義呢?

清朝的文學巨著《紅樓夢》只用了四千二百個單字(現代科學家研究,只要七千個字就足以應付複雜現代社會),換句話說,商代的文人可以寫《紅樓夢》、《西遊記》種種巨著。五千個字對當時的社會是超過「綽綽有餘」,甚至都能面對現代社會。我們得重新思考當時怎麼會有這多文字?需要這麼多文字嗎?又為什麼沒有把當時的社會記載下來?

商代中期出現在銅器的上金文(又稱鐘鼎文)字體有鑄有刻,鑄多於刻,而鑄字體必須先造出鏡像的反體字,這也顯示當時文字使用成熟與普遍。到了西周文字已經發生轉變,篆體字出現,這代表著歷經了相當久遠穩定發展年代了,所以不僅整個五帝、夏商時代都應該有文字記載,西周的歷史絕對能被完整紀錄下來,但是事實上西周史料卻超乎預期,出奇的簡略,甚至好幾位周王在位的年數無法考證,這種種異常的現象不該以「忽略」的態度面對,我們有必要把問題的焦點轉到中國的「文字」上,重新思索這段「傳說」的歷史!

我們都知道中國原始的象形文字是由黃帝的史官倉頡所造,雖然現今難以考證,現代的史學家基本上是不相信「倉頡造字」的傳說!用現代人的觀點認為:文字不太可能由單一個人智慧創造,是演進過程,是歷代祖先們智慧的結晶。

所以從這種文字演進的觀點,現有考古證據顯示:中國文字的出現必然早於黃帝時代,也就是說超過五千年。所以以現代觀點看:黃帝以後中國五千年歷史的前半葉,只有傳說卻沒有文字記載,這更是人類文明史上非常奇特、詭譎的現象!

今天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看來,許多現象確實是令現代人費解:

一、這些刻在龜甲、獸骨、銅器、陶器、玉石上的大量文字都是祭祀、占卜的紀錄,為何只用來記載「神」事,不記「人」事?為什麼不刻在竹簡、木冊上或書寫於皮革、布料上呢?

二、文字擁有神秘的力量,出土文物顯示殷帝王能以象形文字與天神、祖靈溝通。幾千年來中國文字蘊藏著形符、音韻、意像一直與易理、陰陽、五行、讖緯、命理、預測、堪輿都息息相通,即使幾經轉變,仍不失其貫通著更大宇宙時空、更高級生命訊息的特性。

三、這些現代出土的卜辭刻載的歷代殷商帝王,竟然與西漢時史家對商王系統的記錄差異甚少,顯示「傳說」絕非憑空而起,古代史家對歷史態度非常嚴謹,「傳說」隱藏著許多真實事跡。

中國文字是逐步演進的嗎?為什麼原始的文字就有神奇能力?現代人有這種能力嗎?我們祖先怎麼有這種能力呢?為什麼所有傳說卻沒有「演進」傳說呢?或則傳說比倉頡更久遠的人物,像制八卦的伏羲、嘗百草的神農,讓文字演進合理些呢?怎麼解開這些謎呢?(待續)

點閱中國文字、預言與神傳文化相關文章

──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篆在我們當今社會中,已經不再是一種實用的字體,但是它的藝術價值和存在意義依然經久不衰,它的精神內涵、神性特點和傳統藝術價值,通過許多歸屬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傳下來的古人佳作,發揮其影響力。
  • 新年元旦新桃換舊符,家家戶戶最常見的單字斗方春貼是哪個字呢?摘冠的當屬「福」字。這個福字不僅是庶民百姓熱愛,也為朝廷皇室鍾愛。為什麼從帝王到庶民家,新年都尚「福」迎「福」呢?在中華文化中「福氣」到底從何而來?
  • 在兩周金文書法中,《虢季子白盤》銘文與眾不同,藝術性相當突出。它流淌著創意者與書寫者的人生境界及道德標準,負載著豐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氣息,隱含深厚的文化內涵且具創意精神。《虢季子白盤》銘文在章法上,兼具傳統和獨特的審美性,寓古寓新、亦古亦新的境界顯示其表現技藝之爐火純青。
  • 神傳漢字還有許多妙解法,類似各種燈謎的作法。拆字、合字、妙會等等是漢字具有的特色文化之一,在燈謎中常用,古代讀書人也喜愛玩玩這種文字遊戲,透過玩字、猜字也能預測考題,端看猜者的妙解智慧。
  • 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大盂鼎》,被列為「四大國寶」之一,非但其銘文字數多、書法藝術精彩絕倫,它本身的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堪稱一流的寶鼎。
  • 關於雞蛋有個迴旋不盡的問題——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考倒古今眾生的問題,可以從漢字的起源中找到答案。就來看兩個關鍵——存在。有神論與無神論結出的果實大不同。
  • 散氏盤是西周厲王時期的經典之作,清乾隆初年陝西風翔出土。盤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為晚清「四大國寶」之一,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
  • 我們可能天天在看字、寫字、打字,然而我們真的懂得漢字內蘊的義涵嗎?來一趟甲骨文和金文之旅吧,從文字的始初意義和生命的意義接軌,這是一趟又有趣又深刻的神傳文化之旅!
  •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毛公鼎是特定禮器,高貴華典、古意盎然,與散氏盤、大盂鼎、虢季子白盤並稱為四大國寶。
  • 雖然現今「貧窮」常並列出現,「貧」與「窮」也都有缺錢少財之意,不過貧、窮意義並相同。生活清貧無須擔憂,如果走到「窮」的境況,那才真正考驗意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