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多年前,山東人賈思勰撰寫的名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過用木棒打出來的一味佳饌:白脯。作法是選用牛、羊、獐、鹿的精肉,不要肥的,切成片張,入冷水浸,扭掉血水至水清方止。再將鹽水和花椒末投入浸肉,浸兩夜後取出來陰乾。到半干半濕的時候,用木棒輕輕地打,讓肉緊實。從這個記述可以明顯地看出,「白脯」的味道必然是鹹鮮香麻,很可口的。「白脯」的作法,直到唐代韓鄂所撰的《四時纂要》,還幾乎一字不漏的轉述賈思鰓的記載,說明人們對這種餚饌是有興趣的。
「白脯」後來失傳了,四川卻出現了「棒棒雞」。傳說此萊發源於樂山地區。明清時,樂山曾稱嘉定府,因而此菜全稱「嘉定棒棒雞」或「樂山棒棒雞」。奇妙的是,樂山棒棒雞也是用棒棒打出來的。與「白脯」不同的是,棒棒雞成菜之前用木棒輕輕敲打,目的是要把雞的肌肉捶松。這樣,調和佐料容易人味,食客咀嚼也更省力。
誰要想自己動手試做棒棒雞,介紹一下樂山的做法:請選肥腴的公雞,宰殺、退毛、剖腹、取內臟,洗淨。宰殺前,如能用些酒強灌給雞食用,這樣,酒後宰殺的雞皮毛就要鬆軟些,也易退毛。棒棒雞隻選用雞脯肉、腿肉,其餘部分可以它用。請將雞腿用麻繩綁緊,與脯肉一起放大冷水鍋內,使微火煨煮。視熟即撈出冷透。再用小木棒輕輕地捶,捶時用力盡量均勻。然後,解去麻繩,將脯與腿以手工撒成絲狀,置於盤中。此菜的主料已製作完畢,但調味可不能馬虎。
調料要備菜油、醬油、辣椒油、花椒、芝麻油、白糖、蔥白、蔥末、味精。菜油是用來煎熟後,下花椒、蔥末於其中,取椒、蔥之味的。使用時,花椒、蔥末都應撈出。所列調料,除蔥白切成細絲放在雞絲面上外,全部合入一碗拌勻,淋在雞絲和蔥白絲上便大功告成。
棒棒雞較之白脯,看來是要進步得多,至少不需要等兩夜後才能見分曉。這說明,烹飪術畢竟是在發展的。何況棒棒雞的味道中,有麻有辣,有鹹有甜,有鮮有香呢!
(星辰美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