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天两分,秋天到此是中点。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前后长达十五天,秋分日每年在9月23日前后到来。对人来说,秋分是一年中很关键的节气,为什么呢?关于秋分,有些重要的概念和重要的事你知道吗?
一、秋分是年中“二分日”的关键节气
春分、秋分日和夏至、冬至日合称“二分二至”,它们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中点。“二分二至”标志着天地阴阳消长变化的均分点和转折点;所以看地球阴阳消长的变化,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是重点。因为秋分是一年中阳消阴长的开始,从此以后的半年,阳气渐渐低降,阴气慢慢增长,万物走向衰败,在人的心理上面临的是下坡的适应,所以“秋分”是一年中很关键的转折点。
二、为何说“夜从今夜长”?
一年中日消夜长的转折变化,就发生在秋分这一天。秋分日,“夜从今夜长”。因为在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日夜刚好均分,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带逐日南移,北半球的白日将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直到冬至(南半球恰恰相反)。 这种天地阴阳的消长,反应到热气降寒气生的变化,保养身体也要有相应的准备了。
三、秋分到了,自然界的常态有哪三种物候现象?
古人说秋分有“三候”,分别是:
1. 雷始收声:根据经验,秋分一过雷也消声了。
2. 蛰虫坯户:每年冬眠的蛰虫,开始涂堵洞穴的出入口,慢慢缩、越缩越小,直至大寒时完全闭堵穴口。
3. 水开始干涸:天地间阳气一日衰于一日,肃杀之气一天甚于一天,河湖之水开始干涸。
四、秋分到了,在生活上要注意哪些气候变化?
过了秋分,阳气日衰,肃杀之气日甚,形成三种明显的气候变化,在生活上要留心应变:
1. 秋气干燥:秋气燥,容易伤到肺气管、口鼻黏膜和皮肤,导致过度干燥引起的异常症状或病症。中医学讲秋天养生首重养肺、润燥。外在的防护重点在防干保湿的功夫,身体内部的养护要点在于补水、滋阴。中医师推荐秋天补水、滋阴以白色蔬果最上选,例如水梨、莲藕、山药、银耳、百合等等,加点酸味食物收敛肺气,同时,少吃油炸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害肺气。
2. 日夜温差大:秋分以后,日夜的温差可能达到10度以上,要有心理准备和对应措施。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过了秋分,一夜冷一夜,所以要留心夜间的保暖。凉席要收起来了,睡觉时窗户不要大开,还有被子准备好了吗?注意着凉。
3. 天气多变化:秋分后天气阴晴、寒暖变化可能很大,秋阳日少,秋风、秋雨、寒霜、寒露带来天气多变。俗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对于天气多变的现象,要多留一份心。
五、古人为何在秋分、春分校正度量衡?
秋分和春分之日,日夜均、寒暑平,展现自然界“平”的现象,对应到人间就是“公正、公平”的精神。中国古代历朝就在春分、秋分日,校正度量衡准器,齐一市场上使用的各种度量衡的标准,不管是度量长短、权衡重量、衡量容量都能够达到公平的水准。[1]齐一度量权衡工具,持正人间公道,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买卖能够依据公平的准据来进行,可以防止纷讼的发生。就是说逢秋分,人们效法公平、公正的天理,自我提醒去实践诚实交易、贸易的精神。
六、古人为何在秋分后才行秋决?
这是顺应天地阴阳消长的做法。从春分到秋分,天地间是处于阴消、阳长的繁茂时期,为了不干扰天地万物和人间万象的生长滋荣,所以古代的法律避免在“二分”之间执行刑罚。刑罚的肃杀会干扰滋荣,古代在秋分过后才执行罪人的“秋决”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过了秋分,也就是肃杀之气明显降临的时候了。
七、防范秋之肃杀,如何养生?
1. 养收: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秋气如兵刃带着肃杀之气,草木拂之而变色、叶落。秋声凄凄切切,秋气摧败万物,容易让人百感交集、百忧郁心。从盛盛发发的夏天转入衰退衰落的秋天,养生养心相形地重要。秋分时,天地交和而万物成;天地秋“收”的精神是人间秋天养生的重要启示。春夏耕耘的作物到了秋天要收割,中医养生讲究仿效天道,到了秋天也要收养心志,把竞逐的心收回来,从容淡泊、平宁保泰,可以休养生息,储备来年的精力。一年复一年,无休无止的竞逐中,不觉红颜转为灰槁、黑发转为斑白,耗失的是健康的泉源,青春一去不回来。
2. 补正防风、开心解郁:秋分,正当气候开始转阴寒时,也是人体阳气收敛之时,保健具体做法,除了上述的滋阴润肺防燥之外,还要补正气防风寒,开心解郁。
秋晨早起吸收秋阳带来的温暖阳气,可以驱除忧郁的情绪。另外有研究指出,欣赏高雅的古典音乐,神性能量强,可以遣怀忘忧,更能增强正能量。
“秋分”是一年中很重要、很关键的节气,阴阳的消长变化分别表现在天、地、人三方面,以“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来对应,就是一种顺应的智慧之道。
注[1]:《礼记‧月令》提到秋分时节效天地之理而正人事之道:“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斛)。 ”
@*#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