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色天目,含纳七彩集于一碗身中,这种窑烧技术,是现今日本和中国古代尚未出现的!封藏了千年、浑然天成的密色,被江有庭开启了这扇大门。
现代人饮茶用具,主要是茶壶、茶杯或茶碗,但在唐、宋流行的“斗茶”饮法中,只有茶盏、天目碗,尤其是通体施黑釉的建盏最具特色。
这类黑褐茶碗,在国际陶瓷界统称为“天目茶碗”,是陶坯土上含铁量高的釉药经高温火焰烧成,形成多样结晶斑点与丝纹,在陶瓷研究上属于高难度的专业领域。
近千年来茶碗风情万种,但能烧出窑变像“星曜”闪烁般,浮泛一层蓝色光晕,侧看时反射光呈七彩光泽,则属稀世珍品。
封藏千年的密色今重现
这样的稀世珍品目前正在苗栗三义展出——江有庭藏色天目展。
十几年来,江有庭从坯土、釉药、烧窑一路摸索,从不知天目到烧出天目,从烧出天目进而变化天目。
一九九五年一次偶然机缘下,借火的力量,江有庭赫然发现,油滴天目是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能烧出各种色彩与纹样变化,是现今日本和中国古代尚未出现的!
这个封藏了千年的密色,被江有庭开启了这扇大门,这些“藏色”天目有别于传统天目,在传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难度更高、挑战更大,尤其想含纳七彩集于一碗身中最难,这在陶瓷史上是重大的发现。
少数日本茶道中人纷纷来台收藏江氏作品,天目碗在世纪末的台湾跨向了新的里程碑。
许多人第一次见识到那么多彩又宁静、高雅的茶盏,都很惊讶地询问江有庭,这些含藏在碗中有金、银、赤、橙、黄、绿、青、蓝、紫……多种色彩,加上千变万化的立体纹路、深浅夹层,是如何烧在同一个器物上?是用尽各种釉药,加上精心设计涂绘后再去烧的吗?
答案是:错了!这里釉色只上铁釉,工夫完全在“烧”。
他经常说:陶烧二十年,坯土不化妆,釉色纯单挂,器形止于圆,不思不创意,唯事无心烧。
好作品散发安静祥和的力量
观赏藏色天目的纹样变化如同宇宙苍穹,给人丰姿多彩、绚丽光灿的直接印象。
江有庭说:这些碗是世界上既安心又安神的作品,因为里面没有意念、没有感情及意识的东西,有别于抒情、观念、寄情及创意等感性艺术。
烧制天目茶碗不同于师法自然的雕塑与绘画美术,没有巧工、造型的追求,完全是人与自然力会合的产物,是烧火的质感境界,透过作品,能给人安静、安定及祥和的力量才是好作品。
最初在一九九三年,江有庭藉由定力与专注力,追溯那传统天目碗上的一片紫色斑纹开始,在高度敏锐下,当明确抓出了坯土、釉药及火的能量转化关系后,他说古人的“窑变不可知”已成过去式。
在高难度无数次失败煎熬下,锤炼后的清楚明白,他说“困难”已然过去,所以他的工作及作品,具有愈作愈容易、不伤心不伤神的特质。
江有庭谦称自己:生性不勤、巧手不具、感性不敏,在会场上大家隐约感觉到他真是“禅意”十足。
日人爱天目瓷 其来有自
西方称呼“Temmoku”是天目的译音,相传在宋朝时期浙江天目山寺庙里,大量日本僧侣来华学习佛法兼得饮茶之道,将建盏茶碗,连同茶籽、茶礼带回日本,形成今天日本茶道的基础。
根据日本茶道资料馆专家研究,“天目瓷”最早出现于镰仓时代(西元一一九二年~一三三三年),珍稀国宝像曜变天目碗、油滴兔毫天目碗,被保存在日本国立博物馆及私人家族中珍藏。
当时整个日本社会疯狂追求唐物,王公贵族甚至想用一座城池来交换一件中国天目碗名物,这是产自于中国天目茶碗的建窑、吉州窑等窑口始料未及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