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相声艺术成长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技艺卓绝、承先启后的相声名家。如果说,传统相声作品是资料方面的遗产,那么,相声名家的艺术经验则是精神方面的财富。这里即将为您介绍的相声名家有李德锡、焦德海、张杰尧、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刘宝瑞等人。
*完全人才︰
李德锡﹙1881—1926﹚,本名李佩亭,艺名是“万人迷”,北京人。祖父是李广义,长年在天桥演唱“太平歌词”、“马头调”等杂曲或京剧,为人老实、勤快,干活俐索,常常为四邻帮忙,颇受人们的敬重与喜爱。久而久之,大家就亲昵的称之为“万人迷”了。
李德锡从小随祖父学艺,被称之为“小万人迷”,成名以后,祖父已然去世,索性把“小”字去掉,自称“万人迷”。十岁时拜相声著名艺人恩续为师,十五岁又拜徐有禄为师,经常和恩续、徐有禄、王德龙、焦德海等搭档演出,前后享名三十多年,有“相声大王”、“滑稽大王”美誉。
李德锡相貌古怪,高身材、长方脸、大眼睛、高颧骨、高鼻梁、嘴唇朝外噘着,是一副冷面孔。表演时,他习惯绷着脸,让观众看了就发笑。云游客﹙人名﹚在《江湖丛谈》中说︰“相声艺人活路正,能在杂耍馆子里一跃千丈压‘大轴’的,惟‘万人迷’一人,他可称是个完全的人才。”
他灌制的唱片有《地理图》、《报菜名》、《怯封钱粮》、《八扇屏》、《对春联》等。
*专业才能︰
李德锡活路宽,一般相声演员半个月就得翻头重说的拿手段子,他可以两、三个月才翻一次。他表演的单口相声,有些是根据古代笑话改编而成,如《柳罐上任》,源于笑话集《笑林》里的一则笑话。原文如下︰
“甲与乙争斗,甲咬下乙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咬落,
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人啊都是鼻子高过耳朵的,嘴巴在下面啊,哪里可能咬的到呢?﹚’
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他踏上床去这样咬的。﹚’”
经过加工,相声里增添了人物、丰富了情节。改为打官司的是老道与和尚,审案的是昏庸的老爷柳罐和爱出主意的太太, 阴错阳差,闹出许多笑话。流传至今的单口相声《糊涂县官》,就是由《柳罐上任》加工而成的。
*擅于创作︰
李德锡在北京“四海升平”﹙艺馆名﹚献艺时,当时著名的京剧艺人都是座上客。当他说单口相声时,开场都是“定场诗”,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他的“自赞诗”︰
“滑稽昔说东方朔,后世遗传贾凫西。
有清末造及民国,称王唯我‘万人迷’。”
他还善于创作对联。例如︰
“北燕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南大人向北征东减西退;春掌柜卖夏布秋收冬藏。”
“道旁麻叶伸绿手,要啥?要啥?池内莲花攒粉拳,打谁?打谁?”
他也曾为大鼓女艺人写副对联︰
“穿红挂绿,献千娇,慢动朱唇调新韵;着紫披蓝,生百媚,轻敲牙版唱旧歌。”
横披︰“老了完啦!”
*人生无常︰
民国初年,袁世凯妄想登基称帝,有一次李德锡在总统府表演《吃元宵》,袁世凯一听“元宵”,马上联想到与“袁消”谐音,就以“毁谤大总统”的罪名,把李德锡打了一顿,轰出新华门。
后来,奉系军阀张宗昌喜欢听他的相声,李德锡便常到张家走堂会。1926年冬,赴沈阳小河沿“凝香榭茶社”演出,每日座无虚席,半个月后突然患病,日渐沉重。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披上大衣,走到小河沿,竟死在壕沟里。殡丧时,相声艺人朱凤岐口诵祭文︰“风神爷吹起喇叭,七仙女天上散花,众亲友前来送行,罕王爷派人接他。”闻者莫不潸然泪下。
﹙待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