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幅“圣母领报”名画赏析
“圣母领报”(The Annunciation,译注)是最受欢迎的基督教艺术主题之一。这个至关重要的圣经故事出自《路加福音》。故事中,上帝派天使长加百列(Gabriel)去拜访一位住在拿撒勒的童贞女玛利亚。天使长告诉她,她将诞下上帝之子耶稣。起初玛利亚感到惊讶,质疑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加百列向她解释说,圣灵要降临在她身上。玛丽谦卑地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在这一宗教故事的背景下,古往今来的画家们展现了独特的视野,反映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及所处的时代。
锡耶纳画派场景
最美的“圣母领报图”之一,是由14世纪锡耶纳(Siena)艺术家西蒙尼‧马尔蒂尼(Simone Martini,约1284–1344年)及其内弟利波‧梅米(Lippo Memmi,活跃于1317至1347年间)共同创作的。《圣母领报和圣玛加利大与圣安沙诺》(Annunciation with St. Margherita and St. Ansanus)完成于1333年,最初是为锡耶纳大教堂的圣安沙诺祭坛(altar of St. Ansanus)而作,现为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的珍品。
马尔蒂尼是14世纪最有天赋、最为成功且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其作品受到同时代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h)的推崇。马尔蒂尼的画作以精致、抒情和优雅的技巧为特征,但又充满自然主义色彩。
他的赞助人林林总总,其中包括安茹家族(Naples,统治那不勒斯的法国家族)、锡耶纳共和国政府、阿西西的方济会修士,以及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他去世前几年居住地)的教宗宫。马尔蒂尼的画风,对同代艺术家及14世纪下半叶的后继者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在欧洲宫廷与贵族中盛行的“国际哥特式风格”(International Gothic Style)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梅米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其成就在艺术史上常被马尔蒂尼掩盖,部分原因是他的作品被错误地归属于后者名下。梅米是锡耶纳艺术家之子,画作以细腻的装饰性线条和人物造型著称。在《圣母领报和圣玛加利大与圣安沙诺》一画中,学者们很难区分两位艺术家的手笔,因为他们的合作实在是天衣无缝。
从起伏有致的线条和优雅的色彩中,可以明显看出这幅画的源头是锡耶纳,当时该市在托斯卡纳本省的竞争对手——佛罗伦萨的绘画艺术则强调体积感。这幅画是用蛋彩颜料在木板上绘制的,面板的金色背景为作品增添了神圣感。将雕刻过的铜箔压印在画面上的烫金效果源自拜占庭艺术,成为国际哥特式风格的一个关键特征。
中心场景呈现了加百列、玛利亚和圣灵。天使长刚刚降在地上,这从他飞旋的斗篷和张开的翅膀可以看出来。凸起的铭文传达了他的问候:“Ave Gratia Plena Dominus Tecum. (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
玛利亚动态优雅,她扭转身躯,向后退闪。在两位艺术家笔下,她对加百列突然显灵感到惊讶不安。在画面顶部,圣灵化身为鸽子,周围环绕着八位天使。画中还纳入了14世纪生活的逼真细节:大理石地板,一盆百合花(象征玛利亚),精致的宝座,华丽的织物,还有一本半开半合的书。
画的最左边是圣安沙诺(St. Ansanus)——锡耶纳的四位主保圣人之一。最右边的女子也是一位殉道圣徒,可能是他的母亲圣马克西玛(St. Maxima),也可能是圣玛加利大(St. Margherita)。面板上方的圆形画描绘了四位先知——耶利米(Jeremiah)、以西结(Ezechiel)、以赛亚(Isaiah)和但以理(Daniel)。据乌菲兹美术馆,他们手持的卷轴“暗指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奥秘”。
尚佩涅最珍视的主题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圣母领报”主题,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据说,佛兰德斯出生的法国艺术家菲利普‧德‧尚佩涅(Philippe de Champaigne,1602–1674年)绘有17个版本的“圣母领报图”,比其它任何题材都要多。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这一系列中期的一件珍品,约于1644年创作。
这幅画在橡木板上的小幅油画,最初是为尚佩涅的王室赞助人——法王路易十三遗孀、王后安妮‧德‧奥地利(Queen Anne of Austria)创作的。后来,这幅画有了其他显赫的主人,而它最后一次为史学界所知,是藉由1812年的一幅复制版画;当时油画原作在圣彼得堡的私人收藏中。这幅画2003年重现于世,次年被大都会博物馆收购。
尚佩涅是法兰西学院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一位成功的法国宫廷画家,曾受命于国王路易十三、王后安妮、红衣主教黎塞留(Cardinal Richelieu)及玛丽‧德‧美第奇王太后等人。他精通多个画种,包括肖像画、祭坛画、历史画、静物画和风景画。尚佩涅将他在佛兰德斯接受的训练,特别是鲁本斯的写实主义和浓烈艳丽的色彩,融入了1640年代巴黎艺术界好尚的古典风格。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著称,在作品中体现为刻画入微的物件、精确的用色及雕塑般的造型。他的画作展现出庄重、质朴、冷静和自然主义的特质。
尚佩涅的创作摒弃装饰性,转而采用严肃的风格,甚至使用了些“冷色调”(icy palette)。这是受到了扬森主义的影响——作为罗马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其特点是禁欲主义,尚佩涅在1640年代首次受到吸引。在晚年,他退出宫廷,专注于创作亲友肖像(包括主要的扬森主义者)和宗教画作。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这幅《圣母领报》,当时是为路易十四之母(兼摄政王)安妮王后在宫内的私人礼拜堂创作的。尚佩涅还与其他知名艺术家一起为这座礼拜堂(1752年拆除)画了另外几幅作品。房间的绘画主题是圣母玛利亚的生平,这对于作为未来国王之母的安妮王后来说是个合适的题材。《圣母领报》中玛利亚的面容可能取自尚佩涅的家族成员。尚佩涅早期的《圣母领报》画风活泼,晚期作品较肃穆,这幅作品则散发着平静的气息。
罗塞蒂的诠释
19世纪英国的一个主要艺术运动是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其成员从中世纪和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及文学、音乐中寻找灵感。他们希望为艺术中的写实主义和情感主义赋予新的生命力,恢复他们认为在盛期文艺复兴画家拉斐尔之前意大利艺术的纯粹性。该运动的一些最著名画作描绘了浪漫化的莎士比亚女英雄、古典神话和中世纪传说,而神圣的宗教主题也占有重要一席。
兄弟会的创始人之一是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年)。他出生于英国的意大利裔家庭,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兼画家——尽管他接受的正规艺术训练有限。泰特美术馆收藏的《圣母领报》一画创作于1849至1850年,是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原题为“Ecce Ancilla Domini! (看,上主的婢女!)”。虽然罗塞蒂受到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大师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和安杰利科(Fra Angelico)“圣母领报”名画的启发,但这幅画作展现了他独特的诠释。
罗塞蒂采用了高而窄的画布形制,这一点令人意外,但学者们知道他原本打算将这幅作品创作成双联画,这一构想却未能实现。罗塞蒂没有像马尔蒂尼和梅米的版本那样以金色为主调,而是主要使用象征纯洁的白色;辅助色则采用原色:蓝色与天堂和玛利亚有关,红色与基督的鲜血有关(玛利亚甚至画成红发)。和尚佩涅一样,罗塞蒂也请家人做模特。他的弟弟和姐姐分别成为加百列和圣母的原型。
罗塞蒂这幅画对玛利亚的描绘与众不同。通常情况下,这位童贞女会端坐沉思或跪地祈祷。为了保有高度写实主义的效果,罗塞蒂将她安置在一张矮床上。她似乎刚刚睡醒,坐起身来的姿势有些笨拙,听到消息不由向后退缩。大天使递给圣母一枝百合花,枝条上还有一个花苞尚未绽放。圣灵化作一只白鸽在上方盘旋。画家在画面底部写下“March”(三月)一词,可能暗指圣母领报节(Feast of the Annunciation)及其日期3月25日。
虽然马尔蒂尼与梅米、尚佩涅、罗塞蒂使用了不同的线条风格、构图和色彩,但三幅画都抓住了“圣母领报”的精髓。这些艺术家都希望将写实的细节融入神圣的故事,从而加深观众与故事的共鸣。这三件作品的创作年代跨越数个世纪,证明圣母领报主题的永恒性滋养了代代艺术家的想像力。
【译注】圣母领报(The Annunciation),中文又称天使报喜、受胎告知、圣告等,在基督教中,指报喜天使加百列向童贞女玛利亚告知她将受圣灵感孕而诞下圣子耶稣。
原文刊登于英文《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
作者简介:(Michelle Plastrik)是一位艺术顾问,居住在纽约。她撰写的文章涉及艺术史、艺术市场、博物馆、艺术博览会和特别展览等一系列主题。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