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善樂」是用以表示文德。貞觀六年(公元六三二年)李世民到他的出生地慶善宮,宴朝臣於渭水之濱,賞賜人民,賦詩十章,由呂才製成樂曲,稱「功成慶善樂」。其目的是要天下大定,與民同樂,以示皇帝的仁德愛民。
這個舞令兒童六十四人,戴進德冠,紫褲褶,長裳,屣履而舞,名為「九功舞」。此舞步動作安徐,用的是「西涼樂」,最為閑雅。
上古的中國,以禮作為治國之本,與樂是並行不悖的。古人云:「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所以每當一新皇即位,就馬上制禮作樂;先秦學者更認為,以樂舞施教於民,一國一地的民風習尚當然就會從樂舞反映出來。所謂「審樂以知政」、「觀其舞知其德」,可見樂舞不只能反映生活,更能教化人民、端正品行。
唐代隊舞為宋代的「隊舞」和「傳踏」等形式奠定了基礎。「菩薩蠻隊舞」乃由很多人演出,有時近百人,梳著高高的髮髻,滿身披著瓔珞,佛教色彩很濃,儼然一群菩薩下凡,使觀者為之驚歎。清朝人倪蛻《滇少記》認為「菩薩蠻」應為「菩薩鬘」,他認為舞者頭戴華鬘,所以應稱「菩薩鬘」。
有部分研究舞蹈的專家認為,上古時代的人相信有神的存在是迷信,並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將樂舞,尤其是「先王之樂」、「雅正之聲」的教化,及社會作用誇大到不適當的地步,並將其神聖化、神秘化,其實未必盡然。
在您觀賞過這些豐富而多彩的舞蹈表演後,不難發現其內容形式繁華卻不失端莊秀麗,頗具很高的欣賞價值,但最吸引人的或許並不是絢爛的技巧,而是更深層的人文背景。那時的人民重道德,講禮義,相信善惡有報,所謂「相由心生」,因此觀看那時的舞蹈覺得典雅秀出。
反觀現今有許多年輕人吃著搖頭丸,在舞廳裡搖頭晃腦、東倒西歪的瘋狂亂舞,那真是天壤之別!「人無德,天下必大亂」沒有道德來自束民心,其心狂亂,又何來美的舞蹈藝術呢?
喚醒沉睡已久的唐代樂舞,不也正是在喚醒現代人沉潛已久的善良和真心。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人人一隻手機在握,家家有轎車,網咖、電腦充斥整個市場橫行無忌,帶給人們許多好處自是不在話下。但您是否也曾注意到環境變得更為吵雜,污濁的空氣使人不能呼吸順暢,對大自然的接觸瞭解更少了呢?
物質享受帶給我們的滿足是短暫的,它們沒有生命,固定的功能讓人沒有期待,容易身心疲憊,所以如何提高精神層面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保護傳統,發揚傳統,透過藝術新的思維教人關懷自然生態平衡,探詢民族文化的精神,藉由藝術的喜悅為冰冷的高樓大廈,及汲汲營利的市井小民注入點閒情逸致與生命熱力,進而增添一份歸屬感;引人發思古之幽情,回憶起那些似曾相識而又彷彿不曾觸及的過程,領略舞者的意境,先人的智慧,仕女的文雅端莊,璀璨的中華文明……。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