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時期
夏、商、週三代的陶瓷品種,大致可分為灰陶、印紋陶、白陶、紅陶、原始陶等。這一時期的陶器仍以飲食器皿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其中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陶器有素面,紋飾有簡單的繩紋、籃紋或彩繪各種圖案。
在距今約7000年前,彩陶出現在黃河流域,此後中國其它地區也陸續出現了白陶、黑陶、灰陶等。據專家研究,最早的陶器是「無窯燒陶」,也就是不使用密閉的窯燒制陶器,之後開始採用簡陋的窯制陶,溫度已可達到攝氏1000度。到了夏、商、周時代,制陶技術不斷進步,窯爐溫度可高至攝氏1200度以上。
彩陶瓶,新石器時代,通高28.5厘米,口徑 13厘米,1978年青海省民和縣出土,為馬家窯類型器物,現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夏代人們的活動區域主要在中原一帶,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河南西部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有關。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地區。
商朝時青銅器的製作成就輝煌,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仍以陶器為主。商朝時陶器的工藝水平屬白陶最高。白陶是把高嶺土燒制達到攝氏1000度以上高溫製成的,紋飾與青銅器特點相似,質地潔白細膩,花紋鏤刻精美。
商代中期出現了用高嶺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隨著窯爐與燒窯技術的改進,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興盛起來。胎質燒結程度提高和陶器表面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觀。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陶胎上繪上各種圖案,釉色則多為青綠、青黃色。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大動盪的時期。儘管戰事頻繁,但文化、科技還是繁榮的。
西周以後,陶器種類繁多,除陶生活器皿之外,還出現了各種磚瓦、陶俑和建築用陶等。
原始青瓷簋 器表施青綠色釉。造型樸實,裝飾美觀,胎質堅硬,燒成溫度較高。
春秋戰國時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制陶作坊,產品上大多留有文字銘記,此時印紋硬陶處於繁盛時期,另外,這一時期的大量彩繪陶深受同時期漆器的影響。
秦時期
秦始皇13歲繼王位,後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始稱皇帝。
秦陶量 平口,方唇,簡腹,平底,泥質灰陶,腹上部兩側有一對稱的□耳,腹部至底施繩紋。
由於秦始皇耗資大興土木,建造大規模的阿房宮和陵園。因此,需要大量的磚、瓦並需要燒制大量的陶瓷器具為宮殿內所用。進入戰國、秦漢時期,用陶俑、陶獸、陶明器隨葬已成習俗,在戰國、秦漢乃至於唐朝,出現了陶俑,陶俑是代替活人或動物殉葬的一種明器。因此,制陶業更加繁榮,品種隨之不斷擴大,製作方法日趨豐富。
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側出土的大量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制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情況可以看出當時的燒陶水平,數量巨大,僅僅挖出一個角落,就有千萬之多;製作精製,神態各異,造型生動。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參考文獻
明代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
清代唐英的《陶人心語》。
《中國陶瓷史》葉哲民著
《中國陶瓷》馮先銘主編
中國陶瓷網
正見網有關文章
及其它相關文章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