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1月17日讯】
宋 作者不详
柳塘呼犊 册
绢 设色
25×26.7公分
椭圆式画面,构图非常简单,描摹对象也仅限一景(柳二株)、一人、一物(牛),画者以特写式的构景,将此三者在瞬息间的互动,活现于纸端。青草茂密的坡地上,有着两棵盘根显露、枝叶蓊郁的柳树,柳荫下,穿着补丁衫的老牧人,躬身倚杖,慵懒地在等候他的牛回来。鼻上还拖着草绳的水牛,后肢微屈,摇尾张吻地在呼叫着,好像正低呼那跑远的小牛回来;也好像是在回应着牧人的等待。
经过裁切的画幅,右边二柳,一株挺立,一株往左上斜出,延伸的柳条,使得左上方不致空白;而二柳在枝干处前后交错,既有空间感又带出画面稳定的效果。株干在突折处,勾勒轮廓的笔线较粗,且以浓墨加强,盘出地表的老根益显奇拔。树皴笔淡墨中锋微侧,顿而直下,加添上几笔浓墨,再以赭色敷染。延长的枝条,也以淡墨微加擦染,处理极为工细。枒槎的柳枝梢,行笔更见功力,稳而细长,带有弧度的墨线条,流畅中带韧性。垂条上的柳叶,葱郁却不纷乱,以浓淡分别的墨色,描画出柳叶点,在枝梢处安排疏朗,柳叶呈现出飞扬的动势,然后再用汁绿加笔,层次井然,且充满了随风向飞舞的动感,让观者不禁兴起在其荫下休息之思,一如《诗经.菀柳》“有菀(茂盛)者柳,不尚息焉”(注1)所描述的情境。
稍带起伏的平坡,以赭石加染,坡草用笔细挺,再以汁绿加笔染,萋萋的绿草和垂柳的森森,相互辉映。
在本院绘画藏品中,画题与牛相关的画作,约上四十件,其中描绘牧牛情景者,画中出现的皆为童子,描写题材也趋向活泼(注2),唯无款“秋林归牧”(注3)与本幅中的牧人为成人,此幅更出现一老者,在取材上至为别致。幅中老牧人,蓬松的须发,笔笔丝染,微闭的双目,表情自然流露,衣纹墨线用笔流畅细谨,以劲折的线条,表达翻飞的衣角,呈现出风势的强弱和走向,并在墨线轮廓上加染上淡赭色。
对于全画的重心,画者描绘更是精到。牛,先用墨笔勾勒形态,然后以细劲的笔墨,呈涡纹状笔笔丝出牛毛,并依牛身肌理,分别加以晕染,在牛体内侧下腹部、蹄部则加赭淡染,水牛角的尖端,重墨加强,呈现立体感,牛的形体质感非但把握得当,真实有力,就连神韵和动作都栩栩如生。置于地的那根牛绳,虽不是一笔画成,但笔线稳定、运转流畅,画家使笔功夫,由小见大。
以院藏另二幅宋代牛画相较,“溪阴浴牧”(图版36)亦为册页小幅,浮游于水的二牛之一,同属侧身造型。“平畴呼犊”乃为画轴,图中小牛,颈部微抬,耸鼻鸣叫之状,和本幅有同工之妙。综观三者,在配景上,都刻划出了田野乡趣,分别以配景的红枫、黄芦、绿柳点出其描绘的季节;三件作品流露得是自然的真情,画面流通呼应。对牛的刻画更见细微,除了形态的捕捉真实外,轮廓线用笔灵活,以细劲的笔锋,呈涡状笔笔丝出牛毛,并以墨色层次烘染出质感,这与明人画牛身纯以墨染,或略画牛毛形式化画法,有其时代精神上的差异。(注4)以通幅牛画所占比例而言,本幅牛只比例不及“平畴呼犊”图,但对牛体描画的细谨,却有过之。是幅确实为一开南宋牛画的精品作。
(张华芝)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