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世界名画《干草车》:留住英国田园风光

十九世纪著名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1776—1837年)留下了许多作品,他的画笔将英格兰正在消失的田园生活铸成永恒。
作者:米歇尔‧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 唐薇 译
《干草车》,1821年,约翰‧康斯特勃绘制。布面油画。伦敦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1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英国乡村的绿草、蓝天和风景如画的小屋散发出田园诗一般的清新恬淡,这份美妙在约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的笔下栩栩如生、不可磨灭。这位最重要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善于观察、细致描摹,他的作品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深刻而持久的联系。

康斯特勃特别喜欢童年时代萨福克郡(Suffolk)的风景。他的画作《干草车》最受推崇,乃是英国艺术的杰作之一,现为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

早期英国浪漫主义

[▶:尼尔‧加德纳(Daniel Gardner)于1796年绘制的《约翰‧康斯特勃肖像》(20岁时)的细节。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

康斯特勃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家里经营玉米和煤炭生意,年轻时就加入了家族企业。他的家庭背景与他日后的艺术成就看似并无关联。康斯特勃最初对绘画的兴趣只是绅士般的休闲方式,后来他结识了一位著名的艺术收藏家,从而欣赏到一些古代大师画作,这促使他想要接受正式的艺术培训并以此为职业。他的家人同意他的想法,康斯特勃于是去英国王家学院学习。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创作受到了上一代风景画家的影响,尤其是英国的汤玛斯‧盖恩斯伯勒(Thomas Gainsborough);荷兰人雅各‧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和扬‧范‧戈恩(Jan van Goyen);以及法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扬‧西伯雷茨(Jan Siberechts)。

康斯特勃成年后主要生活在伦敦,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英格兰。他的早期作品反映了他在德比郡(Derbyshire)和湖区(Lake District)的旅行。而家乡萨福克的风景总是令他流连忘返。康斯特勃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应该把自己的地方画得最好——绘画只不过是感情的另一种说法。”在他的“六英尺”画作中,最常见的是斯托尔谷(Stour Valley)和戴德姆谷(Dedham Vale)的景色,这两个地区今天称作“康斯特勃乡村”。

创作“六英尺”之大的风景画很不寻常。他这样做是为了吸引评论界的赞誉和赞助。这类规模的作品通常用于历史和宗教的主题,学术艺术界认为这些题材最重要,而肖像画次之,风景画又排在更后面——因为风景画不强调与人相关的主题,所以不被看作是高雅艺术。在这种情况下,康斯特勃出于经济原因也画了一些肖像,但他真正喜欢的是描绘风景。他的大型风景画作提升了这一流派。

名作《干草车》

《干草车》,约翰‧康斯特勃尔于1821年完成。布面油画;130.2 cm x​​185.4 cm。伦敦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干草车》是康斯特勃的第三幅“六英尺”画作。1821年,他在伦敦工作室完成了这部作品,总共用了不到五个月。康斯特勃在1816年结婚后搬到了伦敦,但还是会回到萨福克郡的东伯格霍尔特(East Bergholt)避暑。《干草车》的场景就取自那里。当时康斯特勃无法在现场创作大型作品,他便借助十年前绘制这一地区的详细绘图和油画草图来进行构图和画出初步草图。在最后的大幅帆布上作画前,他绘制了同等大小的油画草图,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油画《干草车》中马车的细节。伦敦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图画的中央是一辆前去运干草的空马车。马车的前轮在穿过磨坊池塘的浅滩时向右转。远处能看到收割干草的农夫。有些人用叉子将干草吊进马车,还有一个人在磨镰刀。干草是冬季的动物饲料,收割和运输干草是乡村的常规活动。像这样马车驶过浅滩的日常场景是17世纪荷兰和法兰德斯艺术家钟爱的主题。代表作之一是彼得‧保罗‧鲁本斯的《海特‧斯蒂恩的清晨景色》(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康斯特勃曾专门研究过这幅画。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海特‧斯蒂恩清晨景色》(A View of Het Steen in the Early Morning),约1636年。面板油画;131.2 cm × 229.2 cm。伦敦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干草车》取材的地点是斯图尔河畔(River Stour)的弗拉特福德(Flatford)。画布右侧有一角红砖,代表弗拉特福德磨坊。这台磨玉米的水磨由康斯特勃家族经营。在康斯特勃出生前,他的父母就住在那个磨坊里。

在画作左侧,有一座显眼的小屋。它有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冒烟的烟囱。这座农舍是佃农威利‧洛特(Willy Lott)的家,出现在康斯特勃的许多作品中。如今,小屋和弗拉特福德磨坊成了很受欢迎的旅游景点,由慈善组织“英国国民信托”(National Trust,正式名称为国家名胜古迹信托)拥有和维护。

油画《干草车》的真实场景——英国弗拉特福德。(Mel Thompson/Shutterstock)
斯图尔河畔弗拉特福德磨坊的全景。(Chris Lawrence Travel/Shutterstock)

康斯特勃作品的一个特点是构图平衡。在《干草车》中,右侧的一艘小空船与威利‧洛特的小屋和干草车相对。马具的红色点缀与丰富的绿色相得益彰。池边的小狗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马车,而小狗弯曲的身体则巧妙地配合了池塘的弧线。

正在消失的氛围

(左)威利‧洛特(Willy Lott)农舍的细节,以及(右)田野里收割干草的人以及弗拉特福德磨坊(Flatford Mill)砖块的细节,出自约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1821年的《干草车》。伦敦国家美术馆。(公有领域)

第一眼看去,你可能会认为这幅画是以传统方式创作的,它代表了典型的田园夏日。事实上,康斯特勃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表现力在他那个时代是与众不同的。不仅如此,《干草车》所反映的田园生活方式在1820年代已经不太常见,大师的画笔将那一份淡泊宁静定格在画布之上。

除了选用大型画布以外,《干草车》的色彩和纹理也很独特。通常,艺术家在欣赏古代大师风景画之后受到启发,会复制他们的棕色色调。然而,古代大师们最初并没有使用如此浑浊的颜色。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于炉火与烟气中的图画渐渐褪色。康斯特勃的风景画以写实见长,他经常使用明亮的绿色。他还喜欢快速涂抹,甚至在某些地方大胆地刮掉颜料,使得风景更加逼真。

《干草车》的原标题是《风景:正午》(Landscape: Noon)。画布上闪烁的光芒反映了画家在捕捉大气条件方面的天赋。这幅画充满了自然主义的写实细节,但也体现出对于农业劳动和乡村生活的浪漫主义感触。19世纪,工业化席卷英国,人与自然的谐和关系受到城市化和污染的威胁。康斯特勃的绘画传递了一股怀旧情绪,因为那个宁静的英格兰正在消失。

王冠上的宝石

2014年的展览“康斯特勃:大师的成长”,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一名员工在《干草车》旁。(Carl Court/Getty Images)

《干草车》一经展出便受到好评,但未能售出。当时,两位到访英国的法国艺术家对于《干草车》的自然主义特色感到震惊,其中一位是浪漫主义画家希欧多尔‧杰里柯(Théodore Géricault)。他们回国后称赞康斯特勃和他的绘画,令这幅画名声大噪,康斯特勃后来将其卖给了一位英法画商,后者在1824年的巴黎沙龙上展出此画,引起轰动。为了表彰康斯特勃的《干草车》及其另外两幅参展作品,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授予他金质奖章。

《干草车》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王冠上的宝石之一。美术馆前策展研究员艾米丽‧伯恩斯(Emily Burns)表示,这幅画呈现了“一个安静、温柔、令人放松的场景,真正震撼了风景画界”。

康斯特勃坚信,艺术家应该画出与他们有深厚个人联系的图景。他抵制时尚潮流和学制,忠于自己和心中的艺术愿景。康斯特勃不仅改变了风景画的发展进程,而且在流行文化中创造了典型且持久的英国乡村形象。

原文“”刊登于英文《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

作者简介:(Michelle Plastrik)是一位艺术顾问,居住在纽约。她撰写的文章涉及艺术史、艺术市场、博物馆、艺术博览会和特别展览等一系列主题。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美术爱好者可能会感到讶异,位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国家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l Prado),竟然收藏数量如此庞大的法兰德斯画派大师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这是因为鲁本斯经常替国王菲利普四世(King Philip IV)(1605—1665年)作画,有绝大部分的收藏来自于此。另外,西班牙一位出色的艺术大师维拉斯奎兹(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也受到鲁本斯许多影响。
  • 19世纪末,著名海景画家爱德华‧莫兰(Edward Moran)绘制了一系列大胆又富有想像力的画作,纪念美国重要的海事事件。
  • 国画美学是重传神的,形神兼备、意在笔先。既传艺术客体之“神”,又达艺术主体之“意”,情景交融,主客观统一,国画美学于焉完备,马麟的《静听松风图》展现了这样的意境。
  • 美国风景画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年)在第二次造访厄瓜多之后五年,创作了一幅日出时分火山喷发的画作。优美浪漫的构图在我们眼前展开,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火热的太阳,以及反射在河面上的阳光。尽管发光的球体被火山喷出的灰色浓雾包围,但光线仍穿透浓密的火山灰云,在大地上投射出柔和、温暖的光芒。
  • 马远擅长山水画,起初师法李唐,青出于蓝更胜于蓝,自出新意。《秋江渔隐图》是他的一幅小品之作,然而画中现出高超的技法与心意。
  • 安布罗修斯·博斯查特(Ambrosius Bosschaert)以画笔画出精准分析的花卉画,精心安排具有象征意义的标本,体现荷兰“黄金时代”(the Dutch Golden Age)的精神。“黄金时代”是一个发现微观与宏观的年代。
  • 敦煌壁画中最为动人的,就是乘风飞舞的仙女,称之为“飞天”,有的手执乐器,有的手捧花朵,飞翔于天空之中,衣带飘扬,姿态美妙。另外,在敦煌壁画之中,最为突出的是“供养人像”,就是出钱修寺塑像的善士施主们的形象。
  • “圣母领报”(The Annunciation,译注)是最受欢迎的基督教艺术主题之一。这个至关重要的圣经故事出自《路加福音》。故事中,上帝派天使长加百列(Gabriel)去拜访一位住在拿撒勒的童贞女玛利亚。天使长告诉她,她将诞下上帝之子耶稣。起初玛利亚感到惊讶,质疑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加百列向她解释说,圣灵要降临在她身上。玛丽谦卑地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 1874年,王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在伦敦举办展览,展出一位新手艺术家的精美画作。这幅画的标题是“点名”(The Roll Call),描绘因克曼战役(the Battle of Inkerman)结束后的细节。展览还没结束,《点名》就已经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评价很高的画作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