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是編制以外的審校人員,不會受到年齡的限制,再幹20年不成問題。退一步說,即使連這審校的工作也失去了,大不了去掃大街、蹬三輪車。若真是那樣,我不是正好被「逼」著鍛煉身體嗎?又有什麼不好呢?
再則,我還有一個女兒,儘管她現在無力贍養我,難道再過一、二十年她仍然無力贍養我嗎?再則,我在省內外、國內外還有不少朋友,他們正在設法營造供我搞研究的環境,也許三、五年就會實現。如此看來,我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
2、關於事業
我所從事的研究,尤其是關於宗教、哲學、社會學和生態文明的研究,是對他人、對社會、對民族乃至對整個人類都是有益無害的。我堅信,人們遲早會認識到其中的合理性,從而讓我的研究得以造福於當今人類及後代子孫。
我的研究還需要繼續展開、加以完善,並爭取儘快地推向世界,這就是我日後的目標,我會為此努力的。我為自己的事業而自豪,同時相信這種造福人類的事業一定會成功。
作為個人,我只求把自己的力量奉獻出去,至於人們是否認可我的奉獻,什麼時候才認可我的奉獻,我就不必縈懷了,因為我根本沒想得到什麼回報。我常常想起屈原的名句:「亦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回想1992年上半年,我撰寫第一部拙著《人類向何處去》(當時的書名是《誰來拯救人類》)時,我是在河南油田一家小雜貨店賣東西——雇主來了,我賣貨;雇主走了,我寫書。
有的顧客曾對我說:「想不到你這個售貨員還能寫寫畫畫呢!」店裡就我一個人,白天賣東西,夜間住在店裡兼守店鋪。小店緊靠公路,我的床頭離公路只有四、五米,那油田的重型卡車和農民的拖拉機彷佛就從我的床頭碾過,每天晚上12點鐘還沒停歇,早上不到4點鐘又開動了。
就是這樣的環境,我平均每天定稿(即修改謄正之後的文稿)1700字,終於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完成了這部約24萬字的專著。
以後的論文和專著,也都是在流浪打工中完成的。儘管我目前依然是一面打工一面從事研究,顯得時間很緊迫,但我已經習慣了。可以肯定,今後也絕不會中斷或停止我的研究。@(//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