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對未來,無憂無慮
所謂無憂無慮,就是不去憂慮。或許有人會問:「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難道這句話不對嗎?」這句話說得不錯,不過,這句話裡的那個「慮」字並不是指「憂慮」,而是指思慮、思考、計畫等意思。字相同而含義不同,因而不在本題探討之列。
為什麼主張對未來不去憂慮呢?這有兩方面的理由:其一,未來有很多變數,很難確定,早不早地憂慮,徒勞無益,枉自費神而已;其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那收穫的必然性已經蘊含在耕耘之中,又何須憂慮呢?
先以種瓜這件事情作個譬喻。從下種到收穫,大概要三個多月吧。在收穫之前,如果要憂慮,那可以憂慮的情況太多了——
第一,種子播下之後,假如被蟲、鳥吃了怎麼辦?
第二,秧苗長出之後,假如遇上大旱,把瓜苗乾死了怎麼辦?
第三,快要收穫的時候,假如突然來一場冰雹,把瓜全都打爛了怎麼辦?
第四,得了豐收之後,假如瓜價狂跌、血本無歸怎麼辦?
第五,運瓜去賣,假如路上翻車,瓜毀人亡怎麼辦?
第六,好不容易賣了個好價錢,假如歸途遭劫,被搶得乾乾淨淨怎麼辦?
……
所有這些「假如」,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一定要去憂慮,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俗話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然而,所有這些憂慮有什麼實際意義呢?早不早地憂慮一陣,到時候就一定不會發生嗎?如此成天憂慮,豈不是把人給愁死了嗎?
換一個思維方式看一看。既然憂慮於事無補,乾脆不去憂慮,只是一心一意地在選種、培土、澆水、施肥、鋤草、除蟲等方面下工夫,只要沒有不可抗拒的情況出現,那豐收的結果,豈不是必定無疑地等在那裡的嗎?
大家不妨比較一下,究竟哪一種思維方式更為可取呢?
拿我自己來說吧。辛辛苦苦、坎坎坷坷幾十年的工齡,莫名其妙地被「蒸發」了,如今過了退休年齡,沒有養老保障,沒有醫療保障,沒有任何社會保障,連個住房都沒有,全靠自己打工維持生活。要說憂慮,大家不難設想,真可以列出一大堆,甚至可以說「瞻念前途,不寒而慄」呀!若是換成別人,即使是相當豁達的人,也難免會有所憂慮吧?可是我,實在沒有一點憂慮。
以下,分別就生計、事業、健康、死亡等四個方面的問題談談我的情況。
1、關於生計
自從1989年那場「政治風波」之後,我先是為了躲避對我的通緝而潛藏了兩年半。1992年年初以後,我相繼在河南省的南陽、鄭州,廣東省的廣州、東莞、深圳以及北京、成都等地,先後當過營業員、小報編輯、倉庫看門人、社團文職人員、私營企業集團的文化顧問及企業文化網站的網頁製作人。現在的生計,全靠為出版社、印刷廠等單位審校文稿。此外,我的哥哥、姐姐以及朋友也常常主動給我一些資助。
對於現在的審校工作,如果不會想,就以為「掉價」。因為,在文字工作中,校對一般是被看作最低層次的工種。自己以前當過記者、編輯,如今已經著書立說,卻依然靠幫別人審校書稿來謀生,該是多麼難堪啊!
可是我怎麼想呢?我想,一般人是花錢買書來看,我卻是別人花錢請我看書,並且是花大價錢請我看書,何樂而不為呢?
何況所看的書有法律類的、經濟類的、文學類的、美術類的、歷史類的、政策類的、民族類的、宗教類的、史志類的、金融類的、新聞類的、公關類的、煙草類的……可謂五花八門。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我捨不得花錢買、也捨不得花時間看的,這一下都被「逼」著看了,而且是被「逼」著認認真真地看,這對於積累知識、拓展視野豈不是很有好處嗎?把思維方式一換,於是我就心安理得、樂在其中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