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煤井亂世滄桑

荒煙蔓草裡的台灣第一口官營煤井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唐聲揚╱基隆報導攝影)基隆有座台灣第一口官營煤井俗稱「清國井」, 清廷在英日環伺下,以殖民心態燃起採礦決心, 懷著戒心請英國礦師設計直井式礦坑,靠捲揚器進出, 開採產量不高,直到清法戰爭,劉銘傳為免礦產資敵, 下令焚毀、引水淹沒,從此扼殺了三個主副井口…

  台灣北部早期煤產豐富,台北縣平溪、瑞芳是重鎮,多數民眾耳熟能詳,而一山之隔的基隆,不僅產煤,還擁有台灣最早的官營煤井。

  台灣第一口官營煤井開鑿於滿清時期,俗稱「清國井」,包括兩口主井、一口副井,三個井口位在八斗子調和街二二六巷到二三六號一帶,呈三角形分佈,井與井之間相距約莫二百公尺;不過,現在保存較為完整的,只剩下井徑二點五六公尺、深廿六點八二公尺的通風副井。

  台灣煤礦開發史 源於荷蘭殖民
  根據地方文史人士數年來考證,台灣煤礦開發史雖然早在荷蘭殖民時期就有,西元一八四○年左右有英國船舶前來基隆購煤,但當時都是民間私自開採,清廷開始有開採台煤想法,則是要到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以後。

  文史工作者王國緯指出,同治六年太平天國之亂平定後,閩浙總督左宗棠奏請清廷籌建造船廠與訓練海事人員,以加強海防,另方面,開採煤、鐵等礦產提供冶煉與船艦航行所需,清廷准奏後,一度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接辦開礦業務,當時除了有人員駐台採購煤礦,福建船政廠並建議在台灣設置官煤據點,惟擔心英國覬覦,提案最終仍遭擱置。

  據指出,清廷甚至下令禁止任何公民營開採台煤動作,否則「斬立決」,不過禁歸禁,也是禁給英國人看的,民間採煤未曾停止。

  直到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清廷有感於日本侵台意圖日漸明顯,加上時任欽差大臣的沈葆楨與南洋大臣曾國荃力薦下,清廷才重新檢討開礦政策。

  基隆戰略位置優 礦產蘊含量豐
  王國緯指出,當時清廷之所以選擇基隆開鑿官營煤井,除了基於礦產豐富,基隆戰略位置重要,海路交通便捷,可迅速將煤礦運回本土,此外,據說曾國荃等人奏請時,還將台灣形容成蠻荒、多瘴癘之地,開放台灣採煤無損於本土礦產蘊含量。

  光緒二年四月間,清廷派出首批開礦人員到八斗子一帶鑽探,八月開鑿第一口主井,隔年三月發現礦層,光緒四年初,副井也完工,才正式量產。

  有趣的是,清廷自從鴉片戰爭後就一直對英國存著戒心,處處防著英國人,但煤礦開採技術在當時又以英國為翹楚,清廷只好硬著頭皮找英國礦師設計,採用先進的直井式開鑿方式。

  先進直井式開鑿 未能發揮效果
  王國緯說,所謂直井式開鑿,就如同水井一樣,洞口直上直下,人員、礦產進出都得依賴架設在井口的捲揚器,優點是煤層厚時,採的煤多,且有利於地底礦坑拓展,不過,八斗子屬於向斜面的石底礦層,儘管炭化較不完全,燃燒能量高,煤層分佈也廣至沿海,銜接平溪山區,但煤層厚度平均在八十公分到一公尺間,不算厚,直井式開鑿反而未能發揮效果,甚至增加維護成本。

  也因為如此,第一口清國井開採後,產量始終未如預期,正常礦坑每個月至少有上萬噸產量,但清國井只能開採五、六千公噸,雖然之後逐年增加,每月最高不過九千多公噸。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受到瘴癘疾病影響,開採一天平均要耗損兩個人性命,甚至得找囚犯勞役,官員也不敢到礦場管理,產量自然低落。

  清國井就這樣一連開了數年,直到光緒十年,清法戰爭爆發,法國攻打基隆,趁機想奪取煤礦,台灣巡撫劉銘傳為免礦產資敵,下令將清國井機械焚毀,並引山泉水淹沒煤井,甚至把已經採集的上萬噸煤礦燒掉,不讓法軍得逞,誰知法軍登陸後沒多久就被殲滅,戰爭結束,清法議和罷兵,清國井也受創嚴重。

  真正採礦量產期 僅六年多光景
  隨後幾年,清廷雖有復礦動作,但清國井積水始終難以全數抽除,加上經費不繼,劉銘傳又去職,終於導致官礦衰落,到了光緒十七年,繼任台灣巡撫邵友濂採保守政策,最後以礦產枯竭予以廢礦,正式宣告第一口官營煤井壽終正寢;算一算量產期間,不過才六年多光景。

  事隔一百多年,基隆煤礦業早已風光不再,三個井口也逐漸為人遺忘,其中位於台鐵深澳坑支線邊的兩口主井已經淹沒在荒煙蔓草間,一個不易找,一個即使找到了也嚴重殘缺,且因地權問題尚無法進行規劃整修,唯一便於後人憑弔歷史的,只剩下調和街二二六巷內那口通風用副井,和一旁由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與文史人士爭取設立的紀念碑。

  基於為後人留史觀念,文史工作者認為,放任清國井這樣的「台灣NO.1」荒廢相當可惜,他們希望能爭取到政府支持,整理清國井周邊環境,讓史蹟得以延續歷史生命。(//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河南煤礦事故7死
河南去年產煤1.5億噸  付出380條人命
山西三千多家煤礦面臨關停命運
河南關閉4千多處不安全煤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