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中國8月經濟數據全線走軟,加重中方放緩貿易戰立場的預期。外界認為,中共政府現已面臨更多壓力——是緩和與美國的貿易戰還是要繼續試探國內經濟的「容忍度」。
8月的中國經濟數據幾乎全面走低,工業增加值和零售額數據顯示需求不振,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低迷。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一(9月16日)公布,8月份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增幅遠低於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的5.2%,也低於7月份的4.8%。
此外,今年1—8月,中國不含農戶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增幅略低於預期。中國8月份零售額同比增長7.5%,該增幅低於7月份的7.6%,也低於預期的7.9%。
讓人擔心的是中國經濟未達預期,連官方數據都難瞞下行趨勢。經濟學家此前預計,中國8月份的經濟活動將較7月份略有回升,7月份的中國經濟活動已降至十多年來最低水平。
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增 貿易談判中方立場料放軟
瑞穗銀行(Mizuho Bank)駐香港亞洲首席外匯策略師張建泰(Ken Cheung Kin Tai)表示,中國8月的經濟疲軟數據反映「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在這種背景下,中方有理由軟化其貿易談判立場」。
美中雙方將在10月初恢復面對面的貿易談判,大部分分析師都認為,雙方在短期內並不會達成持久的貿易協定,也不太可能有太大的緩和。
中方工作組人員本週赴美國,為10月的部長級磋商做文本工作準備。到目前為止,已有多個信號指向,雙方正以5月談判破裂前的文本為基礎、開始敲定一份含執法機制的貿易協定。
因閉門協商,雙方都不願意將內容洩漏給媒體,所以外界對中美貿易協議的具體進展並不知曉。但即便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繼續緩和,中國整體經濟形勢也不太會好轉,因為貿易戰只是誘發經濟下行的因素,癥結仍在中國國內經濟結構上。
稍早,中方致電要求美方延後「十一」生效的關稅,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釋放善意表示,給兩週緩刑。
分析認為,中共跟美國打貿易戰、賭的就是國內民眾的容忍度,它們認為,極權社會的民眾容忍度高於民主社會,只要繼續通過一言堂的媒體宣傳以及強硬的維穩政策就能將國內民眾的訴求快速噤聲。而民主國家、民選官員則必須面對民生這一重要議題。
但是這一算盤可能因中國經濟的惡化程度過快——備受貿易戰、非洲豬瘟、香港反送中以及沙特石油設施遭襲等事件的衝擊而無計可施。
市場預測中共官方將推更多經濟刺激政策
中共官方最近幾週已推出刺激計劃。本月稍早,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大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減少了商業銀行必須保留的儲備量要求。這是八個月來中共央行的首次降息舉動。
外界預測,降息一次不夠,中共官方後續還需要更多的經濟刺激政策。張建泰預測,中國(中共)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在本週晚些時候下調貸款最優惠利率,以便進一步刺激經濟。
日本投資公司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也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可考慮削減其中期貸款利率,這是一項關鍵的貸款利率。他還預計政府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放鬆對房地產行業的限制,以刺激購買。
中共政府近幾週已加大力度遏制經濟放緩,為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提供額外支持,並釋放更多資金鼓勵銀行向企業放貸。但包括渣打(Standard Chartered Bank)和澳新銀行(ANZ)經濟學家在內的許多經濟學家都預計,中共央行本月將下調關鍵的市場利率,這不僅僅是為了降低借貸成本,更在傳遞中國(中共)政府願意支持國內經濟的強烈信號。
牛津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托米·吳(Tommy Wu)表示,中國需要採取重大措施來穩定經濟增長。該機構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1%,2020年的增速則為5.7%。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邢兆鵬稱,鑒於8月份經濟數據疲軟得多,中國經濟很難在第三季度保持6%以上的增速。
隨著刺激經濟政策效應遞減,中共的財政以及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捉襟見肘。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李煒更警告說,從經濟數據來看,中國(中共)政府目前面臨惡性循環的風險,同時中國企業面臨通縮壓力——因需求疲軟擠壓企業利潤,從而導致企業去庫存和削減投資。
上海華寶信託的經濟學家聶文亦提及,「8月通常是(中國)出口商準備(歐美國家)耶誕節產品訂單的月份,但數據卻顯示製造商對於貿易戰的前景並不樂觀,故對產品的庫存量持謹慎的態度。」
而中共當局允許人民幣貶值至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也不足以衝抵關稅效應。倫敦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中國經濟學家馬丁·拉斯穆森(Martin Lynge Rasmussen)表示,貶值人民幣不太可能完全抵消關稅和全球需求低迷的影響。他在週一的研究報告中寫道,預計未來幾個月中方可能會繼續放寬貨幣政策。
李克強強調就業充分 而非經濟增速
中共領導層已經對中國經濟採取了更為慎重的論調。李克強週一在出訪俄羅斯之前接受塔斯社書面採訪時說:「只要就業比較充分,收入持續增加,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
週一公布的經濟數據唯一的亮點是失業率,該指標基於對中國大城市就業狀況的官方調查。8月份失業率從7月份的5.3%降至5.2%,7月份的5.3%是去年中國政府開始發布這項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是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曾在大紀元撰文揭示中國失業率的貓膩。他指出,中共官方將農村勞動力一律視為「有業可就」,所以農民工在城市被解僱回鄉後,都被統計為在農村「就業」;此外,在統計局公布的各行業就業人數中,所有行業再加上「其他」類的就業人數往往大大低於公布的總就業人數,也就是說,總就業人數中有幾千萬屬於「無處就業」狀態(working no where)。如果把官方公布的總就業人數扣除「無處就業」的人數,再除以勞動年齡人口,多年來的真實失業率一直高於10%。
國外基金公司的研究也從另一個層面證實中共目前的就業問題不樂觀。波士頓量化投資基金PanAgora Asset Management每年都會監測一個「中國新年指標」,根據中國新年長假前後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旅遊和交通信息的人數數據進行分析與預測。
他們發現,2019年中國新年期間,搜索旅遊信息的人數同比下降了12%。該公司的研究與投資主管喬治·穆薩利(George Mussalli)表示,這表明中國的經濟活動放緩,因工廠預期減產,一些工人返鄉後會選擇留在老家,等候機會外出打工。
2019年5月,中共國務院辦公廳更發文罕見成立國務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由中共國務院(排名第三的)副總理胡春華出任小組長。這是中共在處理就業問題上首次將權力從部級轉向中央層面。#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