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規矩和愛,成就孩子的未來(七)

可以體罰孩子嗎?(中)
font print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 王濤

猶太人的「杖」和中國人的「家法」

在各民族的教育中,最讓我肅然起敬的是猶太人的教育。這個受盡磨難的民族只有一千多萬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卻從各方面向世人展示了他們的教育智慧和成就。歷史上,諾貝爾獎得主有二二%是猶太人,「二戰」以後,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有將近五○%是猶太人,而猶太人的家庭教育遵循的正是《舊約聖經》。他們的教育成就不得不讓我們認真思考《聖經》中的教導。

《聖經》中的三處經節都提到,要用「杖打」來體罰孩子。無獨有偶,在中國古代家庭教育中也有用來打孩子的杖,名為「家法」。這不是巧合,杖的作用也不是要讓父母打孩子比較省力。「杖」和「家法」具有嚴肅的象徵意義和重要的教育效用。

中文的「家法」一詞明確地表達「杖」是象徵規矩、象徵著法。父母用杖而不是用手打孩子,是要傳達兩方面的重要訊息。首先,是規矩要打你,而不是父母要打你,你挨打是因為觸犯了規矩。其次,象徵著規矩的杖是在父母之外,在父母之上的。所以透過杖打是要建立孩子對規矩的敬畏而不是對父母的懼怕。相反地,如果直接用手打孩子不僅太隨意,也很難讓孩子明白這個重要的道理。

如同法律最根本的目的不是處罰,而是透過懲罰來警惕我們對法律心存敬畏。同樣地,打小孩也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而是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所以,這根象徵著規矩的杖是神聖而有權力的。中國傳統家庭中的家法有兩個重要特點:首先,家法是專物專用的,這樣的分別是為了體現它的神聖。其次,家法常常固定放在家裡的醒目位置,目的是要孩子常常看見家法,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懾,直到內心產生一根無形的杖而實現自律。你不可能擁有孩子一輩子,管教孩子的權力也是暫時的。當孩子慢慢長大,我們的權力也漸漸失去了。在有限的管教時間裡,父母要努力用神聖的權力幫助孩子從「他律」轉變成「自律」。

一根杖不僅有豐富的教育含義,也讓我們看到傳統教育觀點和方法,與《聖經》的教導驚人的相似。

雖然「杖」在體罰孩子中有那麼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要誤以為用杖一定能教好孩子。現實中有很多父母杖打孩子卻失敗的案例:儘管用杖打孩子,但最後孩子對杖、對規矩仍然沒有絲毫敬畏,甚至有些父母把年幼的孩子毆打成殘。

發生這些失敗的案例和悲劇,原因在於:父母看待「規矩」欠缺理性的敬畏,他們體罰孩子完全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憤怒。

用怒氣體罰孩子沒有正面的教育效果,因為你的怒氣會讓孩子失去理性而變得極度恐懼或憤怒。在這樣的極端情緒中,孩子沒有任何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體罰不再是教育而是發洩,是權力濫用,是犯罪。所以教孩子守規矩,父母要先敬畏規矩;如果自己欠缺敬畏之心,即使用「杖」打也打不出孩子的敬畏。(待續)

─ ─摘自:《規矩和愛,成就孩子的未來》野人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不少中國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生養的,不是我的是誰的?這樣的觀念,是在占有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和情感,雖然會受到父母影響,但是不屬於父母。
  • 教育的核心是處理好規矩和愛的關係。尊重和理性是規矩與愛結合的前提。相反地,如果父母以占有為目的,很容易失去基本的教育理性和教育界限。
  • 目前忽略型的父母正急劇增加,最典型的是父母離家工作,孩子留在家中,這種現象逐年遞增。由於這些孩子缺乏規矩又缺乏愛,心理發展不健全,出現厭世自閉、反社會人格、空虛、自卑、膽怯、沒有精神寄託等現象,最重要的是缺乏愛。這些孩子不懂什麼是愛,更不知道什麼是敬畏,最後對自己和別人的生命極端地不尊重。
  • 孩子的行為有所改變時,要理性地給予肯定,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孩子的行為反覆,是在考驗你設立規矩的界限是否堅定。父母第一次認真地立下規矩,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很多父母常捨不得孩子受罰,這是讓孩子失去對規矩的敬畏。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家長每次看到孩子認錯,就開心地誇獎起孩子,根本沒想到還需要處罰。孩子可以認錯值得肯定,但不代表可以不處罰。
  • 打小孩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傳統家庭中的家法,目的是要孩子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懾,直到內心產生一根無形的杖而實現自律。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