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濤
【西方觀點】
「處罰」讓孩子懂得敬畏,才有倫理道德
─經由畏懼而不是經由愛,人類才進入倫理世界
如果敬畏是建立規矩的目標,處罰就是規矩的底限,是法律功能的基本保障。社會規範如此,家庭規矩亦然。如果離開處罰,就談不上規矩。處罰,才會讓人懂得敬畏,倫理道德也由此而生。正如法國哲學家里爾克在《惡的象徵》裡寫道:「經由畏懼而不是經由愛,人類才進入倫理世界。」
很多父母常捨不得孩子受罰,這是讓孩子失去對規矩的敬畏。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家長每次看到孩子認錯,就開心地誇獎起孩子,根本沒想到還需要處罰。孩子可以認錯值得肯定,但不代表可以不處罰。
如果一味如此,你會看到很多孩子一犯錯就認錯,認錯完不改錯。因為缺少處罰這個環節,規矩的警告功能也失效了。孩子認錯不是發自內心,而是把認錯當做逃避處罰的手段。這樣一來,孩子長大後會抱持僥倖的心態去試探法律的底限,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可以逃避處罰。
然而,法律的規範是,如果你犯了法,即使認罪,還是要伏法,要接受法律制裁。所以,家庭的規矩和處罰要與社會的法律一致,孩子步入社會比較容易遵紀守法。
* * *
教養小學堂:建立規矩不能匆匆開始、草草結束
一位美國媽媽為了改變四歲孩子早上賴床的壞習慣,先想好方法,讓孩子選擇:你可以穿好衣服,或者穿著睡衣去幼稚園。接著她把想到的細節都做了準備。
例如,隔壁有一位好管閒事的老太太。這位媽媽先和老太太講好,明天看到她把穿睡衣的孩子抱上車時,不要報警。這位媽媽還事先打了電話給當地員警,告知明天可能發生的事。最後,她告訴幼稚園的老師,請她事先告訴其他孩子,明天看到她兒子遲到、穿著睡衣站在教室門口,不要取笑他,要鼓勵或幫他把衣服穿好。
第二天一早,孩子還是依然故我。時間到了,媽媽說:「寶貝,對不起,我們要走了。」
一把抱起穿著睡衣的孩子上車,繫上安全帶。到了幼稚園停車場,孩子央求媽媽讓他把衣服換好再進教室。此後,孩子明白媽媽的規矩是認真的,不敢輕忽。
建立規矩是一件認真而神聖的事情,無論建立規矩的心態還是準備,我們都不能隨便。如果沒有認真的準備,建立規矩總是匆匆開始,草草結束,如同兒戲就像紀伯倫在《先知》中描寫,「如同你那在海濱遊戲的孩子,勤懇地建造了沙塔,然後又嬉笑地將它毀壞。」這樣的結果是孩子對規矩愈發沒有敬畏,因為父母的行為明確地告訴孩子,建立規矩是一件隨便的事情。
─ ─摘自:《規矩和愛,成就孩子的未來》野人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