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工商銀行告訴面臨違約的30億元信託產品投資人,他們可以取回本金,但是沒有利息。外媒評論說,國家之手似乎在運作。神秘的第三方還是政府,最終納稅人埋單。振富能源集團所在省份山西省官員積極介入解決。外媒指出,救助行動帶來市場的短暫舒緩,但是是以醞釀長期危機為代價。
彭博社:中共救助違約信託產品 以醞釀長期危機為代價
彭博社1月28日報導說,中共日前對一個高風險信託產品實施救助的行動威脅推動更多資金湧入中國規模6萬億美元的影子銀行行業,並損害監管機構遏制過度冒險的努力。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最大的銀行,週一告訴那些投資到30億元信託產品的顧客,他們可以出售他們的股權給不具名的買家而收回本金。一些顧客計劃在週三下午5點,也就是接受要約的最後期限之前訪問中國工商銀行分行,要求更多利息,一個廣州投資人杜榮海說。
避免這個國家最大的信託違約可能加強投資人的信念,即這些產品具有隱性擔保以及政府支持這樣高風險的產品,從而煽動他們對於這個1.67萬億美元規模的信託市場的更大胃口。救助行動凸顯當局維持金融和社會穩定的壓力,即使他們希望削減政府在經濟當中的角色和削減債務。
「救助帶來市場的短暫舒緩,但是是以醞釀長期危機為代價。」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戰略師張建說。「它加劇了道德風險問題,使得投資人幾乎可以無風險的投入資金到信託,理財產品和其他影子銀行系統。」
福布斯:今年5萬億元信託產品到期
有關今年危機可能規模的一張圖像已經開始浮現。根據市場估計,大約5萬億元信託產品今年到期,五月份將出現一個1萬億元的峰值。如果中誠信託的產品被允許違約,中國金融系統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將出現數千億元甚至數萬億元的不良貸款。
即使這場違約被避免,另一輪類似六月份和12月份那樣的流動性緊縮將肯定在五六月份發生,因為屆時信託產品將到期。如果銀行間利率繼續每幾個月就來一次飆升,顯然中國人民銀行將永遠無法成功的將上海同業拆放利率(SHIBOR)轉變為定價工具,金融改革基本上是溺死水中。
投資人欲訪問分行要求返還利息
彭博社報導說,一個投資人陳先生引述中國工商銀行的要約說,在救助計劃下,如果他們希望拿回本金,信託產品投資人必須授權中誠信託公司處理交易。
根據杜榮海說,投資人計劃今日訪問中國工商銀行在廣州,上海和北京的分行,要求更多利息。杜榮海拿出3百萬元投資這個產品。
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是由中國工商銀行發行給私人銀行客戶,為山西振富能源集團募集資金。這個煤礦公司在2012年崩潰,其老闆王平言已經因為非法吸收存款被逮捕。
中誠信託公司自從2011年以來已經支付三次利息,總共6.709億元給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投資人。上一次12月份的還款沒有達到預期回報,根據信託公司在1月16日的網站聲明。
20多名投資人上週在上海分行會見中國工商銀行官員,要求拿回他們的錢並威脅到北京的銀行,政府和監管機構那裏升級事件,如果案件不在1月31日之前解決。投資人被保證說產品「100%安全」,當時在場的投資人方平說。
多個信託產品陷入困境 2014年將非常危險
彭博社報導說,自從2012年以來至少20個信託產品在還款上陷入困境。所有這些都避免了違約,因為發行方或第三方最終全額還款給投資人。
海通證券本月估計,大約5.3萬億元信託產品今年將到期,相比之下,去年只有3.5萬億元到期。信託公司不再能夠承擔跟隱性擔保相關的風險,因為它們只有2360億元的股東股權,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在報告中寫道。
「最新的事件可能是中國信託和影子銀行金融壓力增加的先兆。」澳新銀行集團經濟學家劉立剛在報告中寫道。「2014年將是這些產品非常危險的一年。」
《經濟參考報》本月早先報導,10億元私募基金產品的投資者還沒有從北京融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收到12月到期的還款。1月22日,它的擔保人—中美商業財富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拒絕跟彭博社記者說話。當時有十幾個投資人正在裡面跟公司討論如何挽回損失的事宜。
中共在踢罐子
彭博社報導說,有了這樣隱性擔保的幫助,信託公司超越保險公司成為銀行之外中國最大的金融行業。他們名下的管理資產從2010年開始飆升四倍,截至9月30日達到超過10萬億元,即使決策者尋求遏制資金在正式銀行系統之外的流動。
「通過救助產品的投資者,中共成功的把罐子踢下去。」 證券商桑福德伯恩斯坦香港公司分析師Mike Werner說,這些影子銀行產品的投資人,儘管承擔重大風險,似乎總能在最後一分鐘的解決方案當中免於損失,並且這種解決方案常常是由政府支持的。
華爾街日報:神秘第三方跳出來解圍
《華爾街日報》1月28日報導說,那些希望利用一場高調違約向中國金融系統發出一個必要的道德風險衝擊波的人可能將失望。
就像時鐘一樣準時,一個神秘的第三方已經跳出來解圍,允許中誠信託公司償還這個跟煤礦有關的高回報投資產品的本金。儲戶將損失一些利息,但是在其他方面逃過一劫。出售該產品的中國工商銀行的聲譽也得以逃過一劫。
在9.4萬億美元規模的中國經濟當中,5億美元信託產品的違約似乎太大了。
國家之手似乎在運作。振富能源集團所在省份山西省官員積極介入解決。救助涉及第三方投資人,它收購振富公司的股權,這僅僅發生在該公司突然獲得批文重啟被關閉的煤礦之後。
中國地方媒體先前報導說,在救助這個所謂「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的投資者過程中,山西省政府可能將貢獻50%,中國工商銀行和中誠信託將各貢獻25%。
在中國,這種結果是典型的。自從2012年以來,超過20個信託產品,價值逾39億美元的產品遭遇支付困難問題。在大約一半的案例當中,投資人從信託公司或第三方擔保人那裏獲得還款,而其他案件則陷入漫長的法律訴訟。
有跡象顯示,公開案件可能幫助教育投資者有關影子銀行系統的風險。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對CNBC電視台表示,他希望這樣一個學習教訓的過程將發生。中國工商銀行的股東們也如此希望。如果受到顧客或政府施壓,將這樣的產品放到資產負債表上面,銀行的資本比率將受到顯著侵蝕。
根據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智威,信託產品銷量1月份比12月份下降將近70%,比一年前下降50%,因為投資者從風險前沿退縮。這將加劇信貸緊張,使得信託公司難以發出短期貸款給資金緊張的借款人。更多的違約事件預計將發生。
所有這一切都是允許中國金融系統真正失敗的艱難過程的一部份。在過去幾個月,風險的意識從金融價格上體現出來,銀行間貸款和政府債券的收益都上升並且更加變幻莫測。
就像過去許多次發生的那樣,一個未知的英雄在信貸救援大戲當中策馬揚鞭。但是至少有一些中國投資人在慢慢清醒過來,沒有足夠的白馬騎士來拯救每一個人。
CNN:中共救助影子銀行 迴避艱難選擇
CNN新聞網1月28日報導說,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計劃的某些投資人說,中國工商銀行應該負責償還,因為是他們推銷這個產品。
中國工商銀行堅持說,它從未擔保這個產品,並且沒有法律責任支付投資人。銀行董事長甚至描述這個事件為讓投資人學習教訓的一個機會。
一場違約可能促使投資者從其他信託產品抽出資金並停止提供信貸供應和經濟增長所需的存款。
「一場違約將可能導致對中國信託和其他影子信貸市場的信心喪失,導致這些市場流動性收縮,因此,導致一場信貸緊縮。」瑞銀證券經濟學家汪濤說。
救助似乎已經消除了這個風險。但是一些分析家認為,一場違約是必要的,以展示北京允許市場力量在經濟當中扮演更大角色,併發出信息給投資者說,高回報投資帶有高風險。
「這些救助進一步延續投資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時期待的隱性政府擔保。」伯恩斯坦研究所分析師說。
除非允許損失,投資者將繼續投入資金到徒勞無功的項目。
影子銀行快速擴張點燃北京對於整體信貸系統效率的擔憂。一些人擔憂這個規模6.5萬億美元的行業已經如此龐大以至於可能消磨增長。北京發誓要改革,但是一些觀察者認為,政府在迴避艱難的選擇。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