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6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近來三峽工程帶來的問題不斷顯現,大陸體制內人士也不得不承認,三峽工程當初的論證確有缺陷,給「後三峽」運行帶來了嚴峻挑戰。攔蓄工程實施後,長江上游徑流顯著減小,其原因現今仍是水利專家難解之謎。對「三江源」的科考發現,長江源頭正在逐漸變乾,這一切讓人們不得不對所謂「人定勝天」從新進行反思。
「當初的論證確有缺陷」
新世紀週刊披露,長江委水保局原局長翁立達承認三峽大壩存在問題。當初在撰寫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時,除了消落帶的一些問題,對中下游水量分配產生累積影響,導致水位下降,枯水期長時間持續低水位,直接引發湖區取水困難、濕地萎縮、漁業資源銳減、血吸蟲病防治難度加大、江湖關係發生明顯變化而影響湖泊生態安全、入海口鹹潮入侵加劇等可能性問題都預計到了,當時認為能夠有效控制。
今年長江中下游湖區從未有過的嚴重乾旱暴露了更大的問題,而且一些問題的控制難度超過三峽工程支持者們的想像。中國工程院2010年9月出版的《三峽工程階段性評估報告》,也不得不承認當初的論證確有缺陷,包括未充分認識到庫區水污染防治的艱鉅性,庫區一級支流近年來水華發生頻繁,局部區域富營養化突出;高估了庫區的環境容量,就地後靠安置移民為主的思路存在不足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三峽大壩蓄水期實際的下洩流量與當初的估計相去甚遠。
長江徑流銳減之謎
20世紀80年代長江上游大中型水庫陸續建成蓄水後,9月和10月三峽水庫的來水量下降趨勢明顯,並有逐步加快下降的趨勢。根據《三峽壩址徑流特性分析報告》數據,1991年至2006年9月、10月的長江流域平均徑流量,與1951年至1990年同期系列均值相比分別減少18.4%和14.9%。
徑流減少的問題,正困擾著各個方面的人士。長江委水文局兩名退休專家統計過多個季風氣候區水庫的水文變化,得出的結論是,很多水庫蓄水後都面臨來水減少。其中一位專家曾經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拿出發表過的論文和統計資料,以證明攔蓄工程的上游徑流顯著減小,下游降水則有所增加。他表示,其原因不能完全用大範圍氣候變化來解釋,也難以用簡單的水庫「湖泊效益」等理論來闡述。
這位專家舉例說,岷江紫坪鋪水庫建成前的1937年到1968年,年均徑流為160.4億立方米,但建成後的1969年至1983年,年均值為143.3億立方米,減少約10.3%。長江、大渡河、漢江、岷江等河流的一些水庫,都存在類似情況。
也有專家認為,近幾十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影響,長江源區氣候呈暖干化傾向,大多數冰川呈退縮狀態,對長江源區生態環境產生了影響,進而影響整個長江流域的生態安全。
重慶水利局一位從事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專家肖先生告訴大紀元記者:「森林和草場好比是一塊柔軟的巨大海綿,平時可以蓄積大量的水分,即使一場小雨,集雨區域內很容易形成有效徑流,涓涓細流,均衡持久地為江河補充水源。長江上游的年降雨量應該說一直都是較為豐富的,為甚麼長江的水量越來越少,主要是植被破壞嚴重,土壤不能有效涵養水源。」
不管徑流減少的原因究竟是甚麼,人們對長江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大。而長江水資源卻在不斷枯萎。
考察發現長江源頭正在變乾
2008年的秋天,黃河、長江、瀾滄江科學考察隊專家對「三江源」地區十幾個氣象觀測站點從1957年以來的1萬餘個逐月的有關降水的資料分析研究發現,近半個世紀以來,黃河、長江的源頭地區的氣候在逐漸變乾。
科考專家還發現,長江源頭的大部地區降水在減少,由東南向西北方向,降水減少速度加快。
三江源科考隊長江分隊發現,在降雨量最充足的7月份,嚴重的荒漠化已經使君曲河和牧曲河50多公里的河道完全斷流,長江上游的兩條生命線危在旦夕。通天河的全部4條干支流在冬季甚至是全河道斷流。
「三江源」科考隊最後表示,面對三江源的現狀,我們是否應該做出更多的行動和進行更深的思考,「人定勝天」這句話是否需要我們重新解釋它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