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天女献花 册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1月21日讯】
宋 刘松年
天女献花 册
绢 设色
26.6 x 51.4公分
文殊菩萨身披璎珞,右指轻捻、双唇微启,庄严地坐在华座上。比丘们披着袈裟,立侍于菩萨身后,正专注地聆听舍利弗与天女对话。舍利弗站在菩萨跟前,转头朝向天女说话。娴静神通的天女,正以左手捧着花盘,右手捻着天花,侧身回首与舍利弗应答。本幅虽称作“天女献花”,实际上应是一幅“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的故事典据《维摩诘经》,这部佛经提到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讨论大乘教法时,有一位天女便散花供养他们和听法的比丘、菩萨等。每当花落在菩萨的身上,便随即堕落,但是落在比丘的身上,却着附不堕,其中有一位比丘舍利弗一直想抚落花朵,却苦不如愿。这时天女便以花为喻,说明花之着与不着实源于他们仍有分别心之故。
  此幅作品即是呈现此一故事的部分。画中设色雅丽,用笔挺劲,菩萨的璎珞、冠饰,座上镶嵌的珠饰,甚至座下狮子的皮毛,均以金线精谨绘制而成。画中人物造型各异:文殊菩萨法相庄严,天女轻盈秀丽,三位比丘与舍利弗面貌奇异、神情生动。虽然未必出自刘松年(活动于1174- 1225年后)之笔,但也属南宋精谨之作。
本幅绘一菩萨身披璎珞,坐于华座之上,旁立比丘三人,均神情专注地看着菩萨座前的天女与一位比丘。这位天女左手捧一花盘,右手二指捻花,转身回首。比丘则身着右袒式袈裟,双唇微启,二人似在对话。此画未见于早期着录,《石渠宝笈三编》(注1)与胡敬的《西清札记》(注2)均依画上签题,称此作为刘松年“天女献花”。《西清札记》提到,该画“无款识”,但细审原画,菩萨左侧比丘的足后,有“刘松年”三字。此一款书十分糢糊,似经后人磨去。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门外,人称刘清波,又呼暗门刘。南宋淳熙时(公元1174-1189年)为画院学生,绍熙时(1190-1194)为画院待诏。师张敦礼,工画山水、人物,而神气精妙,名过于师。刘松年的生卒年不详,据翁同文先生的考订,刘氏的卒年应在西元一二二五年后。(注3)

  此开册页画幅本身钤有“都省书画之印”与“张则之”二印。“都省书画之印”是元代秘书监的官印(注4),说明此画曾为元朝内府所藏。傅申先生的研究指出,入元以后,不少南宋内府的收藏流入秘书监中(注5),所以这件刘松年“天女献花”极可能为一宋代的作品。对幅钤有“蕉林玉立氏图书”与“棠审定”二收传印,说明此画在入清宫之前,曾为梁清标所收。

  值得注意的是,“都省书画之印”有挖补的痕迹,它的绢色灰沉,与画幅其他部分不合,不过它的经纬又与画幅其他部分的绢相合,此印与本画应属同一件作品。然而目前这幅册页并无破损之处,因此笔者推测,这一册页原来可能是一件手卷,但因后半残损,重新装裱时,遂将其改为现在这种册页的形式,且将原在破损处所钤的“都省书画之印”移置于此。

  从此幅“天女献花”的画面观之,画中主角似非天女,而应是坐于华座上形体最大的菩萨。同时天女捻花回首,与身后的比丘对谈,也未作献花的动作,故此幅“天女献花”的品名似有商榷的必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无款“维摩演教图”画卷(注6)中,维摩诘居士所坐炕榻旁边站立的天女,右手捧一花盘,左手捻花,姿态与“天女献花”中的天女如出一辙。同时,此位天女也是回首望着身后的比丘。而且“天女献花”中的菩萨座下尚见两只狮子,狮子乃文殊菩萨的坐乘,这位菩萨当是文殊菩萨无疑。由此可见,本院所藏的“天女献花”原来很可能是一幅“维摩演教图”的手卷,后因后段维摩诘的部分残损,故改装为册页的形式。

  “维摩演教图”的图像典故出自《维摩诘经.观众生品》(注7),在该品中维摩诘居士向前来探病的文殊菩萨讲述大乘妙法。他提到应先观众生如幻如化,从中了悟人空境空。然后再秉无住之心,行各种慈行,证得法空,如此便能妙解自在。此时天女现身,散天花以供养当时在维摩诘居室中听法的众菩萨和比丘。天女所散之花,落到菩萨的身上,随即堕落,但到比丘的身上,纵使他们运用各种神力,花仍不堕。其后天女与舍利弗展开了一段精彩的对话,经云:

  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注8)

天女以花为喻,说明花之着或不着,皆由是否有分别心所致。如舍利弗等比丘也能如菩萨一样,断除分别心,不着于有,亦不着于空,如此便能彻底了悟众生与佛法如幻如化,如焰如响的道理。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维摩演教图”中,舍利弗蹙眉挥袖,意欲掸落附着在衣上的花朵,是在描写天女散花,舍利弗去花的样子。本院所藏的“天女献花”则是在表现天女与舍利弗对答,讨论佛理的情景。

  画中人物造型瘦长,文殊菩萨法相庄严,天女轻盈秀丽,四位比丘面貌各异,或专心聆听,或轻启双唇,神情生动。全作设色雅丽,菩萨的璎珞、冠饰,座上镶嵌的珠饰,甚至于座下狮子的皮毛均用金线描绘,一丝不苟,绘制精谨。本幅用笔挺劲,衣纹流畅,与本院所藏之刘松年“画罗汉”三轴(注9)和“醉僧图”(注10)的笔法不尽相同,或许是因本幅乃一件高二十余公分的手卷,其用笔方式和高近百公分的轴子不同所致。无论如何,即使该作不是刘松年的真笔,但必为南宋画家之作。

(李玉)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盖德克解释,户外写生有一个挑战,就是看到的风景有太多的细节令人不知从何下手。摩尔教他如何将场景分解为简单的图形来找到绘画的焦点,然后学习场景构图的明暗变化(value,即明度)。刚开始的时候,盖德克限制盖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来调色,用明暗来描绘形体。
  • 德拉克洛瓦热衷于描绘异国带有充沛情感的场景,以此凸显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张力。这些元素充分体现在他对大型猫科动物(特别是狮子和老虎)的描绘上。在他整个职涯中,他都在观察这些猫科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然后运用各种媒材捕捉猫科动物威风凛凛的一面。由此创作出知名的艺术作品也都成为他的杰作。
  • 几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厘清关于荷马的真相:是否真有这样一个人?如果有,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于他的创作?他的神话故事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这些诗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还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积,仍是有待商榷的问题,但大家都达成共识:这些诗最初是在希腊文字广泛发展之前,于公元前7、8世纪之交的某个时候创作出来并口耳相传的。
  • 至今马铃薯与黑面包仍是东欧人的主食。事实上到了18世纪末,马铃薯已成为“富人和穷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备菜肴”。马铃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于许多不同菜肴的特质而越来越受欢迎,到今天仍是德国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员——阿戈斯蒂诺(Agostino)和安尼巴莱(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卢多维科(Ludovico)共同创立了第一所强调写生的重要艺术学院:启程者学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来复兴古典传统,以矫正样式主义(Mannerism,又译:风格主义、矫饰主义)对艺术界的不良影响。他们重新提倡写生,并从自然形态中寻找灵感,而非单纯模仿前辈大师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尔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义时期多产的艺术家。他的职业生涯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光亮派画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尔德在建筑、波涛汹涌的海洋与航海相关细节的表现上独树一帜。
  • 《牧人来拜》为卡拉瓦乔的大型作品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观众洞见这一场景,这是其他画家从未做到的。
  • 《野外景观》(A Wild Scene),托马斯‧科尔于1831至1832年间创作。油彩、画布,130公分×194公分。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收藏。(公有领域)
    艺术家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1801年出生于英格兰东北的工业区,年轻时移民美国。他发现这里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桀傲不驯的荒野国家。于是,他以精湛的光线处理、构图和空中透视,捕捉了美国荒野的壮丽景致。
  •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905年)是19世纪法国学院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现代人们把他的作品称作是:“美的标准”。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无论各民族习惯和文化怎样差异,人们到了布格罗的作品面前,赞叹的语言“真美啊!”和一百年前是一样的。时代在前进,对“美”的感受却是不变的。人类心中有一种永恒的“美”的标准,通过艺术作品而产生共鸣。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