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0日訊】廣州市環衛局管理的道路保潔項目走向市場化運作,打算把城市衛生的活計承包給保潔公司去經營。市場化總是好事吧?但把整個工作承包出去的時候,順便也把自己職工的工齡全部清零,也就是說不論你做了多少年這個工作,現在全都不作數了,工齡重新計算。環衛局清掃衛生不知道怎麼樣,但看來清掃為自己工作這麼多年的職工工齡方面做的不錯,很好、很強大,很快、很乾淨。
這裡面的事情很怪。環衛的工作要是承包出去,其實工齡是否存在與環衛局的關係已經不是很大了,那應該是接手承包的公司的責任。相信環衛局還是守法的單位,這些年也給自己的工人按照國家規定上過了各種保險。這麼工齡清零的話,對於環衛局其實沒有直接的好處——如果不是說有壞處的話。
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不是沒有人做,但正常人一般不會這麼幹。所以,這後面自然是別有隱情。不過,戲法人人會變、戳穿毫不稀奇。如果這些工人的工齡清零的話,是承包公司得到好處最多,可以減少其在員工保險以及其他方面的顯性、隱形的人工成本支出。承包公司得到好處,自然是環衛局在承包上「讓利」的結果。只是這「利」不在紙面上,而是等於把工人給銷價處理了。
銷價處理工人從表面上看還是看不出對於環衛局有什麼具體的好處,但市場化嘛,總是要能夠找到「下家」來承包才能實現,降價促銷自然是吸引買主的手段,能夠把環衛工作盡快承包出去至少算個好處吧?是不是還有其他好處就不說了,那是紀檢部門的差事,而且不能搞誅心之論。所以,就從這種銷價處理說起好了。
大概在所謂「市場化」開始的時候,各地都出台一系列的優惠條件來招商引資、尋找承包單位。有時候那些優惠條件低到幾乎是荒唐的地步,土地、資源有白送嫌疑的例子都不算少見,更別提對於原來工人權益的保護了。那時候總是覺得這是無可厚非或者是無可奈何之舉,等到扛過這個階段就好了。
可問題是這個階段似乎看來實在是遙遙無期。廣州是個經濟發達的城市,按說不用這種方式也應該可以找到承包者,即使因為利潤太低而不能承包出去,也應該想想其他的方式怎麼市場化,不至於拿工人的工齡作為條件以求這個承包行為看上去「物美價廉」吧?
如果這個也能被叫做市場化的話,那麼真是豬都可以爬樹了。這明顯是利用權力進行的一次讓利銷售而已,官商是一個利益體,賣的是工人的權益。從來沒人能把這個也歸到市場化裡面去。這種行為打著市場化的名義進行的非市場化運作,總是天然有理的佔據著話語的制高點。市場化是個好事,打著市場化之名行權力交易之實,讓市場化本來良好的含義都變了味道,俗稱「好經都讓歪嘴的和尚念歪了」。
何況這種廉價銷售的方式其實轉移了成本:報載,這個消息被披露後,好多工作多年的環衛工人集體去找到環衛局要個說法,形成了社會事件。《南方都市報》的配圖顯示,公安部門出動了不少警察維持秩序。這些本來不應該出現的行為,等於是讓廣州其他部門在幫助環衛局擦屁股嘛。而這些部門的經費來自那裡?來自廣州老百姓繳納的稅收。這等於說環衛局銷價處理的讓利部分,是由大眾來支付的。乾坤大挪移,真是好功夫。
(//www.dajiyuan.com)
五嶽散人:環衛局讓利,工人銷價處理
五嶽散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