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五月五日話端午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文/陳文敏
愛國詩人與粽子
每年黃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俗稱「端陽」,或稱「午日」。想到端午節對饕客來說,最期盼的莫過於吃粽子了。粽子的起源乃溯自戰國時代楚國忠臣屈原,因奸佞小人一再陷害而被貶到江南;屈原被貶後,憂國憂民之心更切,以詩文表達他滿腔的愛國熱忱,試圖打動楚襄王的心;然而迷於奸臣讒言的楚襄王,依然無動於衷。之後,屈原面對國土被秦國侵占,秦兵到處為非作歹,傷心悲慟不已,因而選擇在黃曆五月五日那天,自抱石頭而沉下汨羅江內,悲壯地結束了他的生命。

楚國老百姓為了悼念屈原,於每年黃曆五月五日,將白米裝在竹筒內,投到江中給魚類食用,以避免魚群吞食屈原的軀體,流傳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因此包粽子逐漸演變成民間重要的習俗。

話說屈原憂慮國事,曾經寫了不少流傳千古的詩文,例如:「離騷」、「漁父」、「九章」、「天問」、「遠遊」、「九歌」等曠世佳作。後人因緬懷屈原的才華,每年黃曆五月五日亦被定為「詩人節」,全國詩人集會賦詩,以宏揚詩歌教化人心。

驅毒避邪兩相宜
有一俗諺:「未食五月節粽,棉裘不甘放。」因為我國大部分氣候在黃曆五月五日後,逐漸轉為炎熱,尤其進入盛夏後,百菌叢生,抵抗力較差者,容易中毒生病。因此民間習俗通常在五月五日當天,家家戶戶門口都懸掛菖蒲、艾草或石榴胡蒜,以及「鍾馗」的畫像,聽說這些物品可以驅五毒避邪魔。

小孩子身上掛著「艾虎」的香囊,今日稱為香包,香包除外型活潑多樣外,更有驅除疾厄,以保平安。成人喝雄黃酒,傳說有消除疾病的功用。大家甚至在居家附近清除廢物,或噴灑一些除毒藥物,以避免百菌侵擾。

龍船競渡輕舟快
「扒龍船」亦稱「賽龍舟」,又稱「競渡」。相傳這個活動是起源於弔祭屈原,因屈原投汨羅江殉國,國人哀傷至極,於是命舟船前往搶救,因湖中經常有巨鮫出沒,大家仍爭相擊鼓救渡之,相傳至今,因此「競渡」之稱不脛而走。

目前端午節最令人期盼的活動,莫過於划龍舟了。龍舟划手個個雄糾糾、氣昂昂,好不威武,在各主要大河川當天,都可見盛大的龍舟競賽。在滾滾浪花中,鑼鼓喧天,兩旁觀賞加油的民眾,歡聲雷動,選手們無不卯足了勁,奮力向前划,在諸多選手的默契中,展現力與美的運動,精彩激烈的賽程,掀起了一波波的高潮。

這項趣味十足的傳統習俗,本來為營救屈原的龍舟競渡,已成為一種表現團隊精神的划船比賽,近年來也已經發展成國際邀請賽。

逝者已矣 來者可追
隨著時代的變遷,工商社會的繁榮發展,屈原的冤屈似乎已遭世人遺忘;忙碌的現代人已不時興古老的諸多習俗,各式各樣巧妙可口的粽子,卻締造了無數商機,在展品中爭奇鬥艷。吃得巧不如吃得好,在慎選粽子之餘,可別忘了高熱量的卡洛里,正悄悄向您招手呢?

傳統文化如此傳承,一再變遷,是時代潮流,也是不可擋的趨勢;個人以為在紀念這個節日之餘,媒體如能多多關注,喚醒國人勿忘這一位歷史忠臣,屈原地下有知,亦當死而無憾了。@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古人對冬至這個日子非常重視,不僅因為冬至是節氣,是節日,更因為冬至這一天和「天道」息息相關。天道所示,人間所依,天人合一讓人生順遂,所以冬至這一天的意義就在日常生活中凸顯出來。北宋的易學大師邵雍有兩首《冬至吟》律詩,探涉深奧隱妙的大道之理,讓人玩味沉吟,給人生命啟迪!
  • 冬至在一年中是個大日子,無論是在節氣上,或是在民俗節慶上都是如此。在生活日常裡,古人也教導人怎樣過好冬至,迎祥接福避災殃。可知道哪些事適合冬至去做,哪些事不宜?一起來參考古人的智慧,掌握冬至日六宜三不宜的作為。
  • 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内涵被讚為「人類無形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智慧,獨步全球,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內涵與起源、成因背景,請一起來了解:
  • 年年冬至,第一道曙光將照射在紫禁城太和殿正中的匾額上,奏報「一元之始」的訊息,這是元明清三代敬仰「初歲--冬至的勝景,而落實在民間代代相傳的冬至傳統食俗,也映射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之光。民間傳統冬至吃什麼和中華文明之光究竟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來探索吧!
  • 從天人合一的精神意義來看,怎麼過冬?「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立冬是藏之始,所以冬之養生重點在於閉藏、養藏。對應到我們的人體,立冬就是開始要讓身體潛藏、養精蓄銳的時節,看冬天養生保養六招。
  • 「九九」也是陽數之極,九九歸一,滿溢又將還原,黃金之秋將逐漸褪色,所以「重陽」也是個陰陽變化的關鍵日子。在古時的九九重陽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賞景、感恩祈壽和避厄的風俗,也是今天重陽節活動的主題曲。
  • 天地四時節氣的循環,例如秋分的「陰陽相半,晝夜均,寒暑平」的現象,年復一年在時光隧道中循環往復,準確而無窮無已,這是誰的造化呢?「萬物由造化,誰通天地心」。藉著秋分的展現,讓我們重新思考上天教給我們的生存之道吧!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白露是從夏到秋、從熱轉涼的轉折點。中醫養生注重順應天時,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白露節氣時的生活,我們應該如何順應天時的大變化來收斂陰精,以養生呢?秋天養生調護重點在於照護心神與呼吸系統,要怎樣進行呢? 中醫的養生一般從日常生活的起居、運動、飲食和身心各方面齊步進行調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