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節氣與養生】

露從今夜白!應對白露之變的養生要點

作者:容乃加
白露節氣到,養生要怎樣順應天時的變化呢?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349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從公曆9月7日(也可能8或9日)到「秋分」前的這段期間是「白露」節氣,為黃曆八月節,也是秋天第二個月——仲秋的第一個節氣。

秋宜戒「白露」之變

「白露」是以天候特徵命名的節氣,這時暑熱退了,天地之氣有明顯的轉變,秋涼露結,會帶給人的身體與心理比較明顯的感受與變化。戰國詩賦大家宋玉說「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嚴霜」,東漢末劉楨寫道「白露塗前庭,應門重其關」,提醒人慎重防範秋寒襲人。

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表現了對故鄉和家人的深切思念,「白露」節氣引起人內心的感懷之情躍然而出。

白露的養生

中醫養生注重順應天時,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白露節氣時的生活,我們應該順應天時同時收斂陰精,以滋養五臟。因秋天屬金,容易感生傷感的情緖,對應人體的肺臟與呼吸系統,因此,養生調護重點在於照護心神與呼吸系統。

秋季陽氣漸收,是人體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天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皆以養收為原則。(Fotolia)

中醫的養生一般從日常生活的起居、運動、飲食和身心各方面齊步進行調護:

甲、運動方面:

白露節氣時是鍛鍊心肺功能的好時機,對過敏性疾病也能收到預防之效。晨起時可以多做深呼吸,適當地做一些有氧運動,以少量出汗為宜,以不疲勞為度,可以幫助我們調暢周身氣機。

要注意清晨運動時不要受涼,而晚上則露重傷身,運動不宜。選擇自己可以持之以恆的運動來鍛鍊自己,以維持身體氣血流通,也能強健心肺功能,保持年輕。

中醫養生不強調肌肉重訓,也不鼓勵大量流汗的有氧運動,注重的是身體能量的流動,強調順應天地與自然。(健康養成記/大紀元)

乙、起居方面

一、睡眠:據《黃帝內經》教導,秋三月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人體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時,走肝、膽經,此時最適合睡覺休養生息。秋天時更要早睡,早睡能順應收藏陰精,早起可舒發陽氣,以清肺氣、藏精補精,是最佳養肺方法。

二、保暖身體的「重點」:白露節氣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夜裡「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在夜裡形成,陰氣重,俗話說:「白露身不露」,提醒人來到白露節氣要敏覺天候的變化,嚴謹做好身心的保養防護。

人體有幾個地方比較忌寒涼:腸胃、小腹、肚臍眼和腳,要注重防寒,白日不吃冷食避免傷腸胃,夜裡睡時則要注意保暖。人體還有「八虛」容易被寒氣所侵,要注重乾燥保暖,八虛是指:腋窩、肘窩、腹股溝、膝窩,這八處在洗澡後一定要擦乾保護好。

三、穿著要點:

俗諺「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提醒人「白露」節氣一到,特別要留意早晚溫差很大,不要掉以輕心。

避免身體裸露招涼,穿著衣服以洋蔥式穿衣為宜,從外到裡,可以隨時加減。早晚備一件外套對應早晚溫差的變化。

丙、飲食方面: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仲秋以後天乾氣燥更明顯,防燥養陰要怎麼落實?

一、防燥:

白露節氣天氣乾燥,人體容易受到影響,引發秋燥的癥狀。大部分人會出現眼乾口乾鼻腔乾燥,甚至逼出血來,還有人會出現便祕皮膚乾燥的癥狀。

怎樣有效地緩解這些秋燥的癥狀呢?首先,適時地、酌量補充水分很重要,採用溫飲或常溫飲,以防止口乾舌燥和身體乾燥。

秋天補充水分很重要,採用溫飲或常溫飲,以防止口乾舌燥和身體乾燥。(BIGANDT.COM/Shutterstock)

在飲食菜單中增酸少辛,可養陰潤燥。秋天裡常見的酸味食物有葡萄、梨、柚子等等。同時要少吃辛辣味的食物,如蔥薑蒜、椒胡、辣椒、茴香、八角、五香等等,這些調味食物會引起口乾舌燥和身體乾燥。

還有,可以適當增加堅果類食物的攝入,比如說吃核桃、松子等這些脂肪高的食物,對於便祕的人群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食補白、潤的食物

從五行理論來看,秋天屬金,五行顏色為白,白色食物與秋天五行養生相合。還有,含有「黏液」的新鮮滋潤食材很適合秋季的養陰,比如銀耳、山藥、芋頭等等食材,可益肺潤燥,以防止秋燥引起的乾癢及過敏不適。以山藥來說,它黏滑色白,有潤肺健脾益腎的作用,可以平補肺脾腎三臟,受到中醫的推薦。傳統中醫建議作養生粥食用,對緩解秋燥、生津養陰有不錯的效果。還有水梨、百合也有幫助秋季的潤肺養肺效果。白露時節正是龍眼的盛產期,白露宜吃龍眼,民間有「南桂圓、北人參」的說法。

山藥是秋天養生的天然良品。山藥小米芡實粥是一種秋季養生粥。(健康1+1/大紀元)

三、酌量食用酸味食物強肝

秋天金旺能剋木,使肝木受損,所以防燥同時要強肝。什麼食物能強肝?中醫說「酸入肝」,酸味食物適合秋天飲食,可以強肝,還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的功能。當然,食用必須適度,小心過猶不及。

梨子生津解渴養肺,酸味也可以強肝,是秋天的好食材。(Shutterstock)

西晉左思《雜詩》吟:「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提醒我們莫輕忽白露這個一年中、人生中由盛變衰的轉折點。秋風起兮,吹得種種思緖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鄉們不妨多多欣賞一些平和雅正、積極樂觀的傳統音樂,養護身心,賞秋不傷秋!@*#

責任編輯:李梅

推薦閱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佛教稱「盂蘭盆節」,從南北朝時代就有以「盂蘭盆會」超度的作法,後來的歷代也很盛大。「盂蘭盆會」怎樣慈悲救贖?怎樣探涉了生命遭業報時的救贖呢?
  • 從立秋節氣應節的成語中,能否學得應變的處世智慧?
    自然界的「先知」梧桐一葉落,迎來立秋節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也是多變的季節!古人從秋天的節氣物候,得到許多感觸,化作成語,也教給後人許多應變預防的功課。在這多事之秋的世局中,我們要如何應變保安呢?
  • 中華文化自來就發現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陰陽生剋之道表現在天地人間,表現在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節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該當端午節莫屬了!讓我們來輕輕揭開這道綿延幾千年的文化面紗,找找端午節俗中蘊含哪些陰陽五行的道理?
  • 說到艾草,你可能會好奇它和端午節的關聯。艾草一直都是端午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摘了艾草要幹嘛用呢?
  • 平日寂靜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來村內最盛大的節日——觀音寶誕,遠遠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製的大戲棚,滿掛賀誕花牌,十分吸睛。穿過閃耀的大花牌,伴隨著喧天的「查篤撐」鑼鼓聲,大幕拉開,六位台柱閃耀登場,上演開台例戲《六國大封相》。
  • 歷朝歷代的中華古人對於節氣相當重視,相應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隱含養生觀念與作法,展現民俗養生的內涵。關於立夏的食補、禁忌和養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