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千年來,萬神殿(The Pantheon)給君王和人類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更是歷史上最重要的古典建築。萬神殿座落於羅馬市中心的羅通達城市廣場(the Piazza della Rotonda),於二世紀時由羅馬帝王哈德良(Emperor Hadrian)重建。
從廣場放眼望去,典型的神廟立面映入眼簾。三角楣飾(pediment)位於正面一排八根石柱門廊(portico)上方。石柱的底座是大型大理石,柱頂是科林斯柱頭(Corinthian capitals),而柱身則是以哈德良帝王從埃及進口的花崗岩建造。巨大的花崗岩石柱像樹幹般支撐著天篷(canopy),提供民眾遮雨避暑,以及聚會、碰面或休憩的場所。
正門入口後方高聳著一座混凝土建造的巨型穹頂。通過門廊石柱後,可見兩扇巨大的青銅門通往室內。室內牆壁展示來自古羅馬帝國各地深淺不一的大理石,彰顯哈德良帝王的影響所及甚遠。
萬神殿內部空間之寬闊令人讚歎。直徑和高度皆是142英尺的球體,將室內空間呈現出完美的幾何造型。圓形象徵著精神的完美或神性,這樣的概念反覆出現在室內的設計。
天花板向上延伸成一個巨大的穹頂,營造出寬闊的空間。穹頂頂端有一個直徑27英尺的圓形天窗(oculus),方便陽光進入室內,雨水也能灑落至大理石地板上,藉此強化與外部空間還有上方大氣層的聯繫。
隨著地球繞行太陽轉動,太陽光透過圓形天窗射進一道光束,投射成一個圓形光影在室內移動,就好像舞台上的聚光燈,提醒我們身處人世間這個舞台。
穹頂下的大廳可見許多石柱、壁龕。位於二樓環繞的窗戶似乎跟外部的空間相通,讓人猶如置身於城市廣場的建築物之中,不像是在室內的感覺。
廣闊的空間喚起一種連結和完整的意涵。萬神殿以供奉眾神而建造,歡迎有信仰的人來到神的面前。
原文: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詹姆斯‧霍華德·史密斯(James Howard Smith),是建築攝影師、設計師、建築攝影網站Cartio的創辦人。他鼓勵大家欣賞經典建築藝術。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