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裡的大智慧——張仲景《傷寒論》序言
文以載道。中華古籍蘊藏著數千年的文明智慧——治國韜略、禮樂之教、文學繪畫、醫藥工藝、天象地理……多少宇宙與生命的奧妙就在其中。
與現代漢語相比,古典漢文(Classical Chinese)簡約、精鍊。歷代名家名篇散發著微言大義的感染力,亦見音韻之美。當我們提倡恢復傳統時,不應忽略文言文——漢語言文化的源頭。在浮躁動盪的當今,古文佳作展示的恬淡心境與睿智哲思正是現代人所需。
公元210年左右,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巨著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確立了六經辯證論治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家、國外醫學界的推崇,被稱作「眾方之宗、群方之祖」。
在六百多字的序言裡,張仲景闡述了養生之道、醫道與天道。在瘟疫流行之今日,品讀此文,正當其時。
序言開篇寫道:「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我每次讀到(史書中記載)秦越人在虢國為太子治病,在齊國見到齊侯的面色便知道他患病的事蹟,沒有一次不激動地讚歎他才藝突出。我對一個現象感到奇怪:當今社會上的讀書人竟然不注重醫藥,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便於對上可以治療國君和親人的疾病,對下可以解救貧困者的病苦,而且能使自己長久健康,保養生命。(相反地)他們只是競相追逐榮華權勢,踮起腳仰望權貴豪門,只顧著追求名利;推崇、修飾對於自身最不重要的,卻忽視、拋棄了根本,讓自己的外表華麗,而使自己的內裡憔悴。皮都不存在了,毛將依附於哪裡呢?
張仲景從神醫軼事談起,繼而分析他觀察到的社會問題。文中批評的追名逐利、仰慕權勢看似與疾病無關,但卻是作者認為的養生保健之「本末」關鍵。對榮華的追求耗費了精力,導致個人修為的頹廢,直至肉體的損毀。這種觀點把健康與道德聯繫起來,闡明了物質(身體)與精神(品格)的一致性。
原文讀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與白話解釋對照,更顯簡潔。主要原因是文言多依靠單字表意(尤其是西漢之前),而現代漢語則是雙字詞居多。例如:「每覽」意為「每次閱讀」,二字變四字。再有,詞性活用也減少了字詞的使用,例如:形容詞用作動詞,「怪」指「對……感到奇怪」,「華」指「使……變得華麗」。
另外,文言的詞序靈活,可以烘托作者的情緒及語句的氣勢。例如,「惟名利是務」是一個典型的倒裝句,正常順序應為「惟務名利」(只追求名利)。「惟…是」結構將賓語前置,突出了中心詞「名利」,正呼應其點評的「捨本逐末」之怪象。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字意與現代用法不同,例如「曾不留神醫藥」中的「曾」讀作「zeng」,意思是「竟然」;「但競逐榮勢」裡的「但」是「只管」的意思。
序言還寫道:「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夫」是文言中常見的發語詞,置於句首,作用是發起議論,引領下文。此段大意是,大自然分布著五行之氣,以此運轉化生萬物。人體稟承著五行之常氣,才有五藏(心、肝、脾、肺、腎)的生理功能。經、絡、府、俞,陰陽交會貫通,玄妙、隱晦、幽深、奧祕,變化難以窮盡,假如不是才學高超、見識精妙的人,怎麼能探求到其中的道理和意趣。
這一部分將宇宙運行與人體的奧妙變化相比較、連通,喻示中國古代生命觀及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正體原文「五藏」(音cang二聲)在中國大陸的簡體字變成了「五脏」,這一變異不僅竄改了中醫「藏象」理論的意表,而且「脏」還可指「骯髒」,實在是扭曲了古文字的本意、正意。
一部《傷寒雜病論》救人無數,短小精悍之序言在千餘年後依然光采四射。如今,面對亂世的亂象,人們常說:這個社會病了。何藥可醫?瘟疫突襲,人們惶恐不安,良方何在?其實,古代聖賢早已留下了濟世、修身、養生的警訓、道理和藥方。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打開通向光明的大門。
附:宋校 傷寒雜病論序
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賫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濛濛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