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論語》說(52):「古之道」有多好?

作者:薛馳
《論語說》(公有領域 / 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論語‧八佾‧十六》)

注釋

射不主皮:射箭不要求必須射穿靶子。「皮」代表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當中畫著各種猛獸或者別的東西,最中心的又叫做「正」或者「鵠」。射有禮射、武射之分。《儀禮‧鄉射禮》云,「禮射不主皮」。武射才講貫革,如養由基射甲徹七札之類。(注:養由基,春秋時代楚國人。善射箭。相傳養由基射擊相距百步的柳葉,百發百中,並曾一箭射穿七層鎧甲。)

為力不同科:為,音wèi,因為。「為力不同科」解釋「射不主皮」,這是宋儒見解。漢儒認為,這句與「射不主皮」是並列的(分別指兩件事),大意是「使人民服役,須因各人的體力而分科」。 如此,本章斷句為——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討論】

射在中國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時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別標誌,貴族家的男子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的射箭訓練。射不僅是最重要的軍事技能,而且成為身體和品德教育的課程,所謂「講德習射」。西周克殷之初,周武王馬放南山,天下息兵,「散軍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但禮射蓬勃發展,有大射、賓射、燕射以及「為習民以禮樂」的鄉射禮等一系列活動。

孔子本人射藝水平很高,《禮記‧射義》載:「蓋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有人感歎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聽後卻認為自已真正有把握的只是射、御兩項技能(《論語‧子罕》)

孔子所教授的射,當是禮射,並強調「射禮」,即射的教化價值。在本篇前面,孔子講「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本章,孔子主張「射不主皮」:古者射以觀德,比的是射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為各人的氣力大小不一樣,這是古人的道理呀。

孔子這麼說,是有感慨的。因為「周衰,禮廢,列國兵爭,復尚貫革,故孔子嘆之。」(朱熹)

孔子說「射不主皮」是「古之道」。孔子所在的春秋晚期,當然不講這個了。(《韓非子‧五蠹》說:「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孔子所說「古之道」中的「古」,當指夏商周三代及其之上。孔子認為,那時人們的道德極高。

高到什麼程度呢?今天的人是難以想像的。且看《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的一個實例。晉楚兩國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北方)開戰,晉軍潰不成軍,匆忙撤退。在逃跑過程中,一輛晉軍的戰車陷進泥坑裡,馭手打馬,車也不能前進。在後追擊的楚軍,教晉軍抽出車前的橫木。晉軍照做,但車剛走了幾步,又不動了;楚軍又教他們,要先拔掉大旗,扔掉車轅上的橫木。晉軍照著楚軍說的做,終於逃了出去。楚軍還照樣在後面追,但是追到差不多一百步,也就停止了;因為超過一百步再繼續追,就屬於「非禮」了晉軍的士兵在戰車上,還回頭對後面的楚軍調侃道:「我們(晉國)打的敗仗不多,沒有你們大國(楚國)的逃跑經驗多。」

在戰場上,生死存亡之際,居然如此講「禮」! 注意,這還是春秋的事,而春秋已經是禮壞樂崩了,禮壞樂崩之前當更高尚。

事實上周禮有五: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其中的軍禮,就是為戰爭制定的禮義,其中包括雙方征戰時,必須遵守的原則。例如,打仗,必須事先「請戰」,雙方約定好時間;如果不宣而戰,稱為「襲」,被當時的諸侯國引以為恥。又如,在戰場上,雙方軍士保持著「動之以仁義,行之以禮讓」的原則,不能使敵軍的士兵兩次受傷,不能在對方還沒有準備好陣勢時,就出兵攻擊等等。

從那時古人的道德看,如今之世是多麼不堪呀!以現代人的觀念來看,古人的世界多麼令人難以置信呀!然而,那卻是歷史的真實。現代人需要反省的,實在太多了!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載入《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文史】古代軍隊禮義 不可思議貴族精神
中國古代的武射、禮射與試射
//www.sohu.com/a/273889675_366183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連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國的君主已經名存實亡了。這是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泰山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禪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禮。
  • 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
  • 怎麼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為例。射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很多,從「后羿射日」到春秋時的神箭手養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射穿重疊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於古希臘的體育,古中國的射是與禮儀結合在一起的。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 中華傳統文化是本次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沒有中斷的文化,迥異於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或許,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性內涵,才創造了持續傳承五千年的奇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