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古中醫「五藏六府」與現代「五臟六腑」之別處

文/黎珂(中醫師)

中醫講的五藏六府和西醫的五臟六腑,並非一個內涵。(Shutterstock)
人氣: 828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醫師你的題目怪怪的,第一個「五藏六府」少了肉月旁,打錯字了吧?可是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就是這樣寫的。

情景之二,經常有這類的情況,患者聽到中醫師說其腎陰虧虛、或肝陽上亢,便去西醫院檢查,結果可能沒有問題,甚是疑惑。西醫看病要檢查到器質性的病變,如潰瘍、腫瘤、骨質增生,或者查到細菌病毒等等,據此進行治療。但是上述情況是無中生有,例如:最初可能是負面情緒引起氣滯,久而致氣滯血瘀、氣滯痰凝,再發展生出腫瘤,甚至惡性化。中醫在最初階段就可以介入治療。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為什麼叫「五藏六府」?

漢字每個字都有其含義。 《說文解字》中,「藏:匿也。」有隱蔽、儲存之意。「府」與房屋有關,府邸、官府,有出有進。「藏」和「府」都有功用之意。

《黃帝內經•五藏別論》云: 「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同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所謂五藏者(心、肝、脾 、肺、腎),藏精氣而不瀉,這是它的生理功能特點,精氣能營養全身,是藏府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精氣是人體的精華,藏而不能瀉,「不瀉」是指不能向體外輸洩。五臟精氣要充滿,而沒有水穀糟粕之實,故滿而不能實。

六府(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的功能是將水穀加以傳化,糟粕排出,瀉而不藏,「不藏」是指水穀、糟粕不得久藏。水穀、糟粕是實的,但六府有進有出,實而不能滿也。 「藏」和「府」兩字精確的表達了人體五藏「藏」精和六府「受納、排出」的功能!

中醫的「藏府」重功能 西醫的「臟腑」重形體

中醫所說的五藏六府與西醫所說的五臟六腑根本是兩個概念。中醫理論可追逆到《黃帝內經》的年代,《黃帝內經》成書於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間。該書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基礎,也是中醫學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發展的基石。而現代醫學傳入中國是近代的事情。

中醫的「五藏六府」是一個偏於功能的、抽象的概念,不能簡單對應於現代醫學解剖意義上的器官。中醫的「心」、「肝」、「脾」、「肺」和「腎」已不是現代醫學的心臟、肝臟、脾臟 、肺臟、腎臟。當翻譯現代醫學的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時,它們本是外來語,保持原有的發音和含義就好,結果偷換了中醫的五藏概念,以西醫的標準評判中醫的理論,混淆現代人的視聽,數典而忘其祖。

中西醫之差,如中醫「脾」主運化水穀,升清,統血。西醫「脾」為人體最大淋巴器官,貯存血液,過濾血液。

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無論是功能丶部位丶形狀完全不同,西醫的「脾」是一個解剖學概念,而中醫的「脾」指的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器官,而是一個功能概念。單從部位來講,腹部的器官,包括胰腺、胃丶小腸丶大腸等等,都有部分涵蓋在中醫的「脾」中,就重要性而言,脾為後天之本,也就是人出生後賴以生存的根本,十分重要,生死攸關。養好脾,是養生中的重中之重。

它的功能是「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

主運化:即具有掌管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送各種營養物質的功能,以及水液的吸收、運送。脾虛則會導致食物消化不良,人體不能吸收水穀精微,產生噯氣(指因胃氣上逆,令胃中氣體從咽喉而出的聲音)、肚脹、腹瀉及其他相關疾病等;

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輸布。清,指精微物質。意思是指脾具有將水穀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上輸於心、肺,再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並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相對恆定的作用。這種運化功能的特點是以上升為主,故說「脾氣主升」;

主統血:脾除了是氣血生化之源外,尚有控制血液在血管內運行,不致於滲漏到血管之外。如果脾統血的功能不足,人就會出現氣血兩虧,導致出血,如月經量多丶尿血丶崩漏丶肌肉皮下出血等。

而在現代醫學的解剖學上,「脾臟」,即「spleen」,可以算是一種淋巴器官。西醫所認為的脾臟主要有四大功能:1. 造血功能。脾臟是胚胎階段的重要造血器官。人成年後,脾臟仍存有少量的造血幹細胞;2. 存血功能;3. 濾血功能。血液中的細菌、異物、衰老的細胞等在流經脾臟時,可被脾臟中的大量巨噬細胞吞噬和消化;4. 免疫功能。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當人體受到病毒侵害時,能發揮十分重要的免疫作用。

西醫的脾與消化系統的關係並不大。其實一般民眾對中醫脾胃的認識還多於西醫,當小朋友出現厭食或積食時,知道要開胃健脾。

又例如:在西醫學裡面,心臟是不斷跳動的肌肉,大小約與拳頭相當。每次心跳讓血液循環流經肺臟及全身。心臟對人體而言,是所有血流的動力來源,就像汽車的引擎一樣。負責血液的輸送和循環。僅此而已。

而在中醫的概念中,心除主血脈外,亦掌管人的正常意識思緒,所謂「心主神明」也。

中醫所指的「心」與「神」實際上包括了大腦和大腦功能的一部分,指的是人的精神、思維、意識的發源地,即藏神的地方。 《黃帝內經·本神》:「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即心有接受外界信息,並能產生精神、意識與思維活動,使人對外界的事物、自然環境作出反應的作用。其實人的意識與思維活動來源於元神,元神可以在腦,也可以在心。所以俗話說:心想、心想;用心做事。心主神明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在人的生命活動中,心占主導和支配地位。 《黃帝內經·邪客篇》曰:「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所舍也。」張景岳曰:「藏府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 」人體的藏府功能活動,都由心來支配,通過「心主神明」使人體保持一個統一的、諧和的體系。

中醫「五藏六府」強調的是功能,西醫的「五臟六腑」強調的是形體。(Shutterstock)

中醫藥大學郝萬山教授在國外講學時,遇一白人青年挑戰:神智或精神的問題是由大腦主導,怎麼會是「心」呢?郝教授幽默的反問:當你要表達對戀人的愛意時,你會送給她一個心形的吊墜還是大腦形的吊墜呢?在英語系的國家,人們表達情感時,常說「from the bottom of your heart」,意思是從內心深處 。看來「心主神明」並不分東西方文化,具有普世價值的意義。

中醫的功能性藏府與解剖意義的臟腑沒有直接對應關係,有點混亂吧?觀察一下我們在社會中的角色,我們在工作中可能是主管、職員、工程師、老闆、公務員等等,回到家裡可以即為人之父母,又為人之子女、人之兄妹、人之長輩等等,業餘時間我們參加各種團體。我們身兼「數職」,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盡著不同的社會責任。我們會自動切換角色,不至於精神錯亂。而人類社會正是由這些功能性團體交織、管理、運作著。大部分時間,還是井然有序的。中醫看人體也是同理。

中醫講形神皆俱 強調天人相應

豐富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孕育了中醫藥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醫藥一直護佑著中華民族,支配著中華民族養生防病治病以及生活方式,也曾給周邊的民族和國家以深刻的影響。中華傳統文化由道、儒、釋三大學派構成,但對中醫藥文化影響較深,直接承傳於的當屬道家(黃老之學[1])。中華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中華大地又稱之為神州大地,女媧造人,炎黃子孫,推之可曉,造物主造人,可知如何治於人,其法流傳於後世。就像電腦、飛船甚是精密複雜,人能修嗎?人造的,當然可以修。

具體的講,中醫藥學在認識人體和疾病時,把人體置於天地之間,強調天人相應,人身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身自己也是一個整體,注重人體和疾病沿時間的進展、節氣的變化所展現的變化。並強調精神和物質是一致的。當然中醫學並不排斥形體,只是在著眼點上,更重視形體背後的東西——功能,用中醫的術語更精確的說,是精、氣、神,練精化氣、練氣化神。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例如在《黃帝內經》中,把五藏之間的關係對照君臣關係來理解:「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簡單解釋一下,心似君王,主明則下安,清靜虛靈而主藏神。故神明出焉; 肺似相傅,朝百脈,輔佐君王,故治節由之; 肝氣急而志怒,故為將軍之官;膽當中正,當斷則斷,有膽有識,故決斷出焉; 膻中者,心主之宮城(心主可簡單理解為心包)。心主包絡,位居膻中,而代君行令,故為臣使之官。心志為喜,心主代君宣布。故喜樂出焉;脾胃運納五穀,故為倉廩之官。五味入胃,脾為轉輸,以養五臟氣。故五味出焉。

五藏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並能藏神而稱為「神藏」。五藏的職能雖各有所司,但彼此協調,共同維持生命進程。五藏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及精神情志又是密切相關的。

《黃帝內經•宣明五氣篇》:「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黃帝內經•本藏篇》:「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

說的是,意志調和,就會精神集中、思維敏捷,魂魄正常活動而不散亂,沒有懊悔、憤怒等過度的情緒刺激,五臟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氣的侵襲。

《黃帝內經•陰陽應像大論》云:「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所以中醫養生先養心。清代養生學家梁文科在《集驗良方》中寫道:「養生以養心為主,心不病則神不病,神不病則人不病」,這裡明確地指出了心、神、人之間的緊密聯繫性。

在中醫看來,要想養好心,首先要養好神,就是心靈或者是精神。 「養神」似乎有些玄妙抽象,其實,抓住兩點,一個是不要過度地耗神,另一個就是要保持心平氣和。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有七情六慾,過激就傷身。醫生終日面對的患者、病患,這個「患」是什麼意思?心有千千結,以串為計。例如當患者診斷出癌症時,醫生多詢問家屬是否告知本人。往往是得知病情後,患者壓力很大,精神崩潰,很快就病情惡化。可以說,人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神」的體現,「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

而現代醫學模式最初是生物醫學模式,從純生物學角度研究宿主(細菌、病毒寄生之處)、環境和病因,心理學不屬於醫學。 1977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內科教授恩格爾批評了現代醫學即生物醫學模式的局限性,指出這個模式已經是教條,不能解釋並解決所有的醫學問題。為此,他提出了一個新的醫學模式,即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引入了醫學心理學。但是在臨床上心理治療還是單獨一科,沒有融入其它各科。所以現代醫學在誕生時就先天不足。

中醫講求順應自然 敬畏天地

人是生於天地之間,天地有變,人有所應,天地之氣因四時陰陽的變化而不同,《黃帝內經·本神篇》指出,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調養五藏之氣、五藏之神。

春宜升補:春天陽氣初升,大地複蘇,內應肝氣,升發人體陽氣;

夏宜清補:夏日炎熱,萬物繁茂,內應於心。清淡、清熱之品可調節陰陽,降心火;

長夏宜淡補:長夏時值夏秋之際,天熱下降,地濕上蒸,濕熱相纏,內應於脾。宜用淡滲之品利濕健脾;

秋宜平補:秋季陽氣收斂,陰氣滋長,氣候乾燥,內應於肺;

冬宜溫補:冬季天氣寒冷,陽氣深藏,內應於腎。以溫熱大補之品滋補氣血陰陽之不足。以上養生之例,簡述五藏通於四氣。

過去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合日月運行的節奏。現在有了電燈,可以日夜顛倒,夜不寐,晝不寤。觀察一下常熬夜的人,身體可好?即便是白天補覺,也難解其乏。現在有飛機,可以飛到地球對面去,可是落地倒時差,似病了一般。 《黃帝內經》:逆春氣,肝氣內變。逆夏氣,心氣內洞。逆秋氣,肺氣焦滿。逆冬氣,腎氣獨沉。這是個人不合天運的結果。如果一個大的地區,乃至國家,信奉「戰天鬥地,人定勝天」,物慾橫流,破壞自然。天應之——地動山搖,洪水肆虐。天地的規律、大法、大道是不變的,人要符合、順應他,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人合一是更高的境界,需要修煉人同化大法、大道,達到得道的境界。

結束語

中醫的五藏六府上通天氣下接地氣,內藏五神。要比現代醫學的五臟六腑概念涵蓋更廣泛,意義更深刻。現代醫學傳入中國後,不僅偷換了中醫五藏六府的名稱,還把藏府加上了肉月旁,完全失去其本來的含義,僅剩下代表內臟、器官意義的五臟六腑。中醫不是替代醫學,而是一門談論健康的醫學。其治病大法是「扶正驅邪」,這個「正」也包括心神的正。這個「驅邪」也是患者被扶起的正氣所為。患者是本,醫者是輔。人應該用自己「神」來主宰其身體。希望醫學守護人民的健康,不是醫院越蓋越多,病越治越多,藥要吃一輩子!

[1]:「黃」指春秋戰國時的黃帝學派(以道家為本,偽託黃帝著書,《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仙登於天」),「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老子學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如何長壽又無病痛?看古代老人養生法

· 中藥傷腎、含重金屬?中醫師破解2大迷思

· 為何年過半百就衰老?古代中醫論縱慾危害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