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論語》說(51):是禮也?

作者:薛馳
《孔子聖蹟圖》之「漢高祀魯」。(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論語‧八佾‧十五》)

注釋

大廟:大,音泰,漢石經作太。大廟,周公廟,因為周公是魯國最先受封的國君。古道開國之君叫太祖,太祖的廟叫太廟。

鄹人之子:指孔子。孔子父親叔梁紇曾經作過鄹大夫,古代經常把某地的大夫稱為某人。這裡的「鄹人之子」,不僅指其少年,亦輕視之辭。鄹,音zōu,有人說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曲阜縣東南十里的西鄒集。

討論

本章看似簡單,但不同人的解讀別有意味。

傳統注解(如《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認為:孔子仕魯,魯祭周公而助祭,故得入太廟。時人多言孔子知禮,或人以為,知禮者不當復問,何為入太廟而每事問乎?意以為孔子不知禮。孔子聞或人之譏,乃言其問之意,以宗廟之禮當須重慎,不可輕言,雖已知之,更當復問,慎之至也。

但是,祭太廟時,清淨莊嚴,講究肅敬,執事不許移動,這時如何允許閒人發問?有人據此認為,這一章所述必定不是在祭祀時問,大概是在演禮時。《史記‧孔子世家》中說:「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與此可相印證。筆者也傾向此說。

再有一個問題,孔子為什麼「每事問」?一種理解是,孔子知禮,就孔子的修為和個性而言,不太可能懂裝作不懂。「每事問」跟「敬」有關係,太廟重地,極其嚴肅認真恭敬謹慎,孔子事事確認在先然後實施,這確實是「知禮」的表現。不懂裝懂,或者懂不懂無所謂的渾渾噩噩,才是大不敬,才是「失禮」。

不過,錢穆另有見解:孔於非不知魯太廟中之種種禮器與儀文,然此等多屬僭禮,有不當陳設舉行於侯國之廟者。如雍之歌不當奏於三家之堂,而三家奏之以徹祭。有人知其非禮,不欲明斥之,乃偽若不知,問適所歌者何詩。孔子入太廟而每事問,事正類此。此乃一種極委婉而又極深刻之諷刺與抗議。通觀《論語》本篇全文,錢穆此說亦通。

而本章最後一句「是禮也」,一般理解為:孔子說我每條問,這就是禮呀!孔子答話不亢不卑。太廟演習祭祀,孔子前往觀禮,正是「學而時習之」,也是「傳不習乎」。如果不經常演禮,禮就生疏或忘了。

錢穆則將「是禮也」解為「是禮邪?」(也字通作邪)錢穆說:淺人不識,疑孔子不知禮,孔子亦不明辨,只反問「是禮邪?」孔子非不知此種種禮,特謂此種種禮不當在魯之太廟中。每事問,冀人有所省悟。而「是禮也。」與「是禮邪?」兩說相較,所辨只在一也字之正反語氣上,而孔子在當時之神情意態,判若兩人。昔人謂讀書貴能識字,洵不虛矣。

本文特整理出與傳統注疏不同之見解,是欲讀者不拘成說,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能以開闊之胸懷,與各自之生活體驗,儘可能讀出自己的理解來。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連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國的君主已經名存實亡了。這是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泰山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禪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禮。
  • 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
  • 怎麼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為例。射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很多,從「后羿射日」到春秋時的神箭手養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射穿重疊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於古希臘的體育,古中國的射是與禮儀結合在一起的。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 中華傳統文化是本次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沒有中斷的文化,迥異於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或許,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性內涵,才創造了持續傳承五千年的奇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