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沒有手機的古代小孩都玩些什麼?

作者:新竹
《昇平樂事圖‧鵝燈踢毽》。(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02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困擾著現在的家長,那麼手機遊戲成癮一定排在首位。許多家長想幫孩子戒網癮,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施。那麼,在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都玩些什麼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適合我們現代的小朋友呢?

魯班鎖(孔明鎖)

魯班鎖,也叫孔明鎖,民間還有「別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叫法,它是脫胎於中國古代房屋榫卯結構的一種益智玩具。早年木工師傅授徒時,就是讓徒弟練習製作魯班鎖來提升手藝的。

中國傳統榫卯結構。圖片取自北宋著名建築師李誡《營造法式》。(公有領域)

那麼何為卯榫呢?它是兩個木製構件之間採用一種凹凸處理的連接結構,凹進部分叫卯,凸出部分叫榫。其特點是不需要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原理就可以將物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魯班鎖根據榫卯相互契合的原理,一榫一卯,一凸一凹,六根木頭吻合而成。它每根條棍在不同的位置雕刻凹槽,將所有條棍組合好後,再將一根 「鎖棍」完整地插進結構中,便可使其穩定不散,是一種非常精妙的卯榫結構。

組合成功的魯班鎖會成為一個穩定的結構體,玩家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才能成功拆卸,否則不會散開,是有相當難度的玩具。它不僅鍛鍊孩子的智力,還通過觸摸、觀察讓孩子從感官上建立起立體幾何、數學、物體結構等概念。

順帶一提的是,現在年輕人中流行的解謎類的玩具(puzzle),很多玩具的內部構造都和魯班鎖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年輕人中流行的解謎類的玩具(puzzle),很多玩具的內部構造都和魯班鎖有異曲同工之妙。(Shutterstock)

踢毽子

中國人踢毽子的歷史很長,在漢代的畫像磚上已有踢毽者的形像了。古人認為踢毽子最初來源於蹴鞠,而蹴鞠相傳為黃帝所作。這麼看來,這小小的毽子,其來歷也非同尋常。

毽子的組成很簡單,為毽鉈和毽羽兩部分,毽鉈多用鉛、錫或幾片銅錢,而毽羽則多用雞羽,製作起來非常方便,因此也有利於這項運動的傳播,甚至成為一些地區過年過節的「歲時」活動。

踢毽子的方法很多,「有裡外廉、拖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拋之名色」(《燕京歲時記》)。踢毽子可以邊跑邊踢,除了用腳踢,還可以使用膝蓋、腹部、頭部玩出各種花式。

踢毽子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多人踢時,互相傳遞時可以踢出各花式,好不熱鬧。

由於踢毽子花樣繁多,可難可易,不但孩子們喜歡,也常常受到女性的歡迎。清代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中的《踢毽兒》:「青泉萬選雉朝飛,閒蹴鸞靴趁短衣。忘卻玉弓相笑倦,攢花日夕未曾歸(數人更翻踢之,名曰攢花)。」女孩們踢著、嬉笑著,玩得痛快了,索性脫掉外套。一直踢到夕陽西下,女孩們都笑倦了,還留戀於踢毽子的歡樂之中。

踢毽子既鍛鍊了身體,又能從中獲得十足的樂趣,因此能根植民間,延續千年不衰。

踢毽子既鍛鍊了身體,又能從中獲得十足的樂趣,因此能根植民間,延續千年不衰。(Shutterstock)

七巧板

七巧板也稱「七巧圖」,北宋黃長睿所著的《燕几圖》記載,他設計了一套可以自由拼擺的桌几,可根據宴席上來客的數量隨意擺放拼接,稱為「燕几」。經過唐元的發展,到了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有「養拙居士」寫成《七巧圖》一書刊行後,其形制乃成定式,即大三角形兩塊、小三角形兩塊、中三角形和正方形、菱形中一塊,合成一個正方形或一個長寬二比一的長方形。

圖片取自宋朝《燕几圖》。(公有領域)

七巧板看似簡單卻設計精妙,變化無窮,而且玩法各異。通常來說,七巧板有4種主要的玩法:

1. 個人創造,玩家隨意創造自己喜愛的圖像,可以是花鳥魚蟲,也可以是建築景觀,這也是七巧板最普遍的玩法。
2. 據影列形,玩家根據已知的圖形,拼出一種或幾種排列方式,非常考驗創作能力。
3. 按圖拼形,玩家必須通過已知的圖形拼成該圖案。這種玩法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多人同時比賽拼圖的速度。
4. 數理探究,玩家利用七巧板來證明數理問題,參照不同的排列組合進行拼接,形成千變萬化的圖形。這種是比較高階的玩法。

七巧板可以提高孩子的形狀概念及視覺的分辨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和記憶力,完全可以作為電子遊戲的替代品。

清朝嘉慶年間清朝嘉慶年間出版的《七巧圖合璧》插圖。(公有領域)
七巧板可以提高孩子的形狀概念及視覺的分辨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和記憶力,完全可以作為電子遊戲的替代品。(Shutterstock)

結語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古代的孩子也是一樣的,除了上述幾種外,還有風箏、捻轉、陀螺、風車、竹馬等各式各樣的古代玩具。如何寓教於「樂」,選擇適合孩子的玩具,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提升智力、體力、觀察力和創造力,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又不沉迷其中,或許是當下家長們幫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的一種可行的途徑吧。

——轉自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何為入太廟而每事問乎?意以為孔子不知禮。孔子聞或人之譏,乃言其問之意,以宗廟之禮當須重慎,不可輕言,雖已知之,更當復問,慎之至也。
  • 中華傳統文化是本次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沒有中斷的文化,迥異於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或許,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性內涵,才創造了持續傳承五千年的奇跡。
  • 古來直到近代留下不少紀錄,驗證了敬重文字的重要性,不是空穴來風。本文續上篇:【救世古鑑】倉頡作書「天雨粟 鬼夜哭」 文字背後有神力嗎?繼續提供正反兩面的實例來互證。
  • 朱熹是理學家,認為:天,即理也,其尊無對,非奧灶之可比也。逆理,則獲罪於天矣,豈媚於奧灶所能禱而免乎?言但當順理,非特不當媚灶,亦不可媚於奧也。
  • 在成年禮的「加冠」這場生命禮儀中,德、禮相依且缺一不可,更重要是彼此的關係是以「德」為本,是「以德制禮」,以「禮」為末。因此,「德」是為成年禮的核心樞紐,養成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同時能夠承擔家庭國家責任的男子是成年禮的重要依歸。
  • 祭禮本對鬼神而設,古人必先認有鬼神,乃始有祭禮。祭禮在東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過,信奉神明是虔誠、是感恩,而不是交換,不是說給神佛燒香磕頭就能保佑升官發財、生兒子。人禮拜時的有求之心,是褻瀆神明。
  • 毛子水認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說」,可以說是實話,亦可以說是託詞。季路問事鬼神,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這章的話,也許有同樣的意義。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我們中國人常說「靠天吃飯」,樸素的道理背後是敬天信神的謙卑和善良。所以在古代,一旦發生天災人禍,人們的思想中第一個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裡做錯了?老天為什麼要懲罰我?」從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這樣的想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