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哪一種貨幣能挑戰美元?

人氣 5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4月23日訊】《華爾街日報》駐倫敦金融記者,Matthew Lynn發表分析文章《哪一種貨幣能挑戰美元?》認為,美元至少在未來十年裡仍將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而且是所有投資組合的關鍵組成部份。

文章說,本世紀初推出歐元時,設計者們是有心讓其與美元一爭高下的。使歐元成為全球貿易和儲備貨幣雖然不是官方提法,但至少是創立歐元的部份原因。

歐元問世以來曾創造過一些輝煌。在歐元出現後的頭十年裡,其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穩步增加,還有傳聞稱歐元會取代美元,成為主要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箇中原因並不難理解。歐元區的經濟規模比美國大,即使是在歐元區深陷危機泥潭的當下,如果將其作為單個經濟體來衡量,歐元區的赤字規模仍小於美國。在希臘危機爆發之前,歐元已開始呈現走強趨勢。

然而,如今這一切發生了逆轉。

資金撤出歐元資產的最明確的誘因

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最新數據告訴我們,發展中國家2012年減持了合450億美元的歐元儲備,2011年以來已拋售了合900億美元的歐元儲備。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很重要,因為作為出口大國,它們一般擁有貿易順差,從而積攢了巨額外匯儲備──2009年歐元持有規模占外匯儲備的31%。如今,這一比例降到了25%。

此外,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普通人也在囤積美元。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的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流通中的美元現金量攀昇了42%,主要因為歐洲人在不斷囤積高面值美鈔。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San Francisco Fed)行長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在該行年度報告中稱:「隨著2010年春季歐洲危機的惡化,美元持有量大幅增加。之後又持續增加,因為經濟、政治形勢的動盪以及圍繞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促使歐洲人紛紛將部份歐元換成美元。」

文章說,塞浦路斯危機發生以來,避險資金流向美元的步伐可能有所加快。在南歐,人們會囤積更多面值100美元的鈔票。此外,對新興數字貨幣的興趣也會大大增強。互聯網搜索數據顯示,對比特幣(Bitcoin)最感興趣的是俄羅斯人,但我們可以肯定,歐洲其他國家也有很多人已經開始考察比特幣了。

畢竟,目前看來歐元區顯然沒有任何一家銀行的存款是真正安全的。塞浦路斯危機後政府的所作所為顯示出,他們會在必要時劫掠存款賬戶以獲取現金。既然他們能在塞浦路斯這樣做,他們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也一樣能這樣做。的確,任何銀行(不管是不是歐洲銀行)的歐元存款都不能保證絕對安全。政府一旦開始肆意攫取資產,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沒甚麼底線可言了。

這無疑是將資金撤出歐元資產的最明確的誘因了。

資金會流向哪裏? 美元暫時重登王者寶座

作者認為,雖然新興數字貨幣受到熱炒,但不會有很多人把大筆資金投向比特幣這樣的新興數字貨幣,至少在這類貨幣的過往表現大有起色之前不會。日圓和英鎊等其他主要貨幣則有央行想要拋售。人們想要持有的黃金規模是有限的,而瑞士法郎和挪威克朗等小型避險貨幣則無法吸納流出歐元的海量資金。

對投資者來說這一點很重要。佔據支配地位的全球性貨幣始終是所有投資組合的關鍵組成部份。法國前總統德斯坦(Val口ry Giscard d』Estaing)曾把對全球儲備貨幣的控制稱為「囂張的特權」──德斯坦後來成為歐元的主要設計師之一,所以他顯然是想為歐洲奪取這些特權。

這其中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各國都必須擁有全球儲備貨幣,這樣借款成本就會降低。此外,無論赤字有多高,也不會出現國際收支危機,因為只要增發一大堆貨幣來填補赤字就可以了。你的很多債務其實都是無息的。美聯儲稱,總計1.175萬億的美元現金有三分之二是海外持有的,這等於讓美國獲得了巨額無息貸款,否則,美國一年要花費190億美元用於償債。

文章認為,美國的經濟基本面與美元的地位已經不那麼匹配了。美國的公共財政狀況比除英國以外的絕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要糟。美國已不像60年前那樣在世界貿易領域佔據支配地位了。這不是因為美國表現差,而是因為世界經濟規模已比當時大得多。

美元的挑戰者終有一天會出現。當年在英國被德國和美國相繼超越之後,英鎊在一段時間內仍然勉強保持著儲備貨幣的地位,但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無法長期保持下去。

美元終將被某種貨幣取代,但這種貨幣不會是歐元。歐元區無休止的危機和塞浦路斯攫取銀行存款的魯莽決定都使歐元無法代替美元成為儲備貨幣。

最後作者得出結論,由於缺少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美元至少在未來十年裡仍將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而且是所有投資組合的關鍵組成部份。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新台幣收升5.2分
澳洲名駒身價破500萬美元 創拍賣紀錄
波特蘭公立學校擬發行1.65億美元債券
日圓兌美元跌至4年低點 近100關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