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日電)9月印度經濟成長率曾下跌到10年來低點,通貨膨脹很高,盧比名列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但2個月後,經濟氣氛卻大不相同。
氣氛幾乎是在突然之間變得非常樂觀,新聞媒體充滿信心,認為印度的經濟情勢已「轉了彎」。11月印度股市漲幅超過9%,達到空前高點。數週前,印度財政部長齊丹巴蘭(Palaniappan Chidambaram)並且說,他已見到印度經濟「復甦」的許多跡象。
客觀來說,印度的經濟情勢並沒有很大的改變。成長率仍然很低,赤字政策無以為繼,通膨在高利率下不為所動,但高利率卻進一步降低成長。
最重要的,印度未顯示願意面對治理不善的潛在問題的跡象。而妨害經濟的政治不確定感在預定明年年中舉行的大選前可能加深。
那為何會有這種沒有理由的樂觀氣氛呢?在許多方面,這可以被視為數十年來印度特有的正面思維的復活。最近,這種趨勢讓市場情報公司尼爾森控股公司(Nielsen Holdings NV)將印度列為「世界最樂觀的國家」。
但事情並非就如此簡單。印度的樂觀標籤很複雜,且至少包含兩種樂觀。一種是虛幻,甚至是傲慢,這種樂觀過去經常讓國家誤入歧途。另外一種是理想主義和具有生產力的樂觀。今天印度面臨的最迫切的挑戰是重燃後者的樂觀氣氛。(譯者:中央社簡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