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一些國際汽車公司高層主管指出,中共政府正在考慮強迫外國汽車廠交出尖端的電動車技術給中國公司,作為交換條件來換取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4名熟知該計畫的外國汽車公司主管表示,中共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擬定一個 十年計劃,旨在把中國變成開發和生產電池發電和油電混合動力車方面的「世界先驅」。
提案建議,中共政府可以要求外國公司以只能佔少數股權的合資方式,來強迫想要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的外國汽車廠商「交出」關鍵技術。
這個計劃「等於是中國強行劫持外國汽車廠放棄電池,電動馬達,和控制技術來交換進入市場的權利」,一位外國汽車公司的高級官員說。「我們不喜歡這樣。」
汽車業的高階主管也和其他公司一樣批評中國的產業政策。一些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員認為,北京的所謂的本土創新是歧視外商,而且是為了控制外國的知識產權。
中國正成為許多企業的必要市場。而且跨國公司還在往中國投資,從鐵礦石和汽車到個人電腦、啤酒和波爾多葡萄酒。
不過,中共政府一直想換取技術以加快工業轉型。美國商會7月時表示,中共的政策「迫使外國科技公司痛苦地以明天的生存來平衡今天的利潤。」
美國上週三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兩個貿易案,聲稱受到北京對美國鋼鐵廠和信用卡公司的歧視。
今年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 不過,中國還沒有產生能夠在全球舞台上競爭的本土汽車公司。政府認為電動汽車是中國汽車業擠身世界一流的機會。
政府的電動車計劃是要在2020年前建立3到5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全電動汽車或充電式混合動力車廠。並且要推動2到3家高級電池和電動馬達技術等關鍵零件全球供應商的成長。
兩名外國汽車主管表示,中共計畫要求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約150億美元)在充電站和其他基礎設施。目前還不清楚企業投資和政府投資的多寡。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的計劃,外國汽車廠商如果決定在中國生產高級鋰電池和高電平電動馬達這些關鍵的新能源零件,就必須和中國公司組成合資公司。由於中國的市場規模以及進口這些零組件的相關成本,多數製造電動車的外國公司覺得有必要在中國生產零件。
外國主管表示,這個計劃限制外資持股上限為49%,使中方掌握多數股權和有效控制權。現在製造汽油驅動汽車的外國公司最高可以佔合資企業50%的股權。
其中一名外資汽車主管表示,「我們必須確保我們有一張合同或協議,讓我們繼續擁有並控制這個技術,即使我們可能是少數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