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正梁中西醫園地】附睪炎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人氣: 1302
【字號】    
   標籤: tags: ,

附睾炎是細菌侵入附睪而引起的炎症,是陰囊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臨床上有急、慢性之分;急性附睪炎以附睪迅速腫大、疼痛、且向同側腹股溝放射,常伴有發高燒、頭痛頭昏、全身關節疼痛等全身症狀;慢性附睪炎多由急性轉變而成,主要症狀為陰囊內墜脹疼痛,附睪尾部或頭部有硬節。

附睪炎多見於20至40歲之中青年,常於前列腺炎、精囊炎或尿道炎之後伴發睪丸炎。由於附睪炎和睪丸炎常同時發病,不易區分,因此臨床上又統稱為「睪丸附睪炎」。

中醫稱睪丸、附睪為「腎子」。中醫認附睪炎起因為濕熱下注,外感濕熱火毒,侵犯肝經,隨經循行,結於宗筋;嗜食肥甘厚膩,濕熱內生,注於厥陰之絡;憋尿濁濕瘀鬱而生熱,宗筋氣血不暢則腫,熱勝肉腐則為癰。臨床上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腸球菌及綠膿桿菌等,多是由於尿道炎、精囊炎、前列腺炎逆行感染而引起。因為附睪是一個管道系統,近端與睪丸相通,遠端與輸精管、精囊、前列腺、尿道等相連,所以外面的細菌容易順著這條管道逆行侵入附睪。

治療上,西醫主要是應用抗生素;中醫認為肝經環繞陰器,因此治療以清利肝膽經溼熱為主,臨床上可應用龍膽草、黃芩、梔子、柴胡、生地黃、澤瀉、赤芍等藥物燥濕清熱、瀉火解毒。因為附睪炎屬於局部疾患,因此還可用外治法直接作用於患處,起效迅速。「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急性期多為濕熱瘀阻,外治藥物可選用大黃、黃柏、苦參、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敗醬草、冰片等峻猛藥物,通過外敷,可迅速改善症狀,緩解紅腫疼痛。慢性期有附睪結節,還可選用小茴香、肉桂、吳茱萸、大黃、胡椒等藥物外敷,以溫經散結,化瘀止痛。

附睪炎一般治療效果良好。急性附睪炎常於1-2週內症狀消失,但需4-6週左右,附睪大小、硬度才可基本恢復正常。但如患者體質差,或失治誤治,則會由急性轉為慢性。慢性附睪炎易反覆發作,可引起精道堵塞及附睪功能改變,從而影響生育,如雙側病變可導致不育。◇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