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mo.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央視版《笑傲江湖》即將在今晚曲終人散。它雖未能如愿以償笑傲熒屏,但比高奏凱歌更重要的或許是它引發的种种爭議。《笑傲江湖》有許多缺憾,但我們卻不能因此漠視它為創造一种“內地模式”的武俠劇所做的努力。它在劇本改編、導演手法、演員表演、武打設計等方面都有鮮明的“本土特色”。我們欣賞這种“本土化”的大气与恢宏,同時不得不面對它落后于時代的笨重,以及遭遇港台模式引發的尷尬。
“是非成敗轉頭空,江湖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笑傲江湖》“退出江湖”之際,讓我們再次傾听圈內圈外人士的高論,為《笑傲江湖》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劇本改編
馬軍驤(編劇):編劇方面有几點讓人最不滿意,第一內地版把金庸有點神奇的一面寫成了腐朽,把金庸跳躍式的想像力給改得太實在;第二導演的意識陳舊,把武俠片拍得像戰爭片,一出發就一群俠客齊步走,一休息就一群俠客集體臥倒。總體而言,內地的編、導、演過于追求人物的來龍去脈和細節,過于想在武俠劇中拍出點“文化味”。
陳墨(金庸小說專家):《笑傲江湖》劇本改編的成功比率是“六成半”。電視劇畢竟不同于小說,它讓令狐沖、任盈盈提前出場,以确立男女主人公的地位,這一思路完全成立。任盈盈的出場旨在表現她性格中“狠”的一面,与綠竹巷中的婆婆形成對比。如果說這個亮相還說得過去,那令狐沖和岳靈珊去福建開小酒店,就此出場則忽略了一些重要問題:令狐沖的性格不适合當偵察班長,也不會看到林家滅門慘禍見死不救;深謀遠慮的岳不群本意是讓岳靈珊去福建接近林平之,不可能讓她跟著舊男友去會新男友,也不會不考慮他“君子劍”的名聲,讓年輕的徒弟与女儿千里同行。“金盆洗手”一場戲也有問題,我覺得讓令狐沖偷听莫大先生与劉正風的談話是全劇最糟糕的改編,偷偷摸摸不是令狐沖的性格。
細節暫且不提。我認為劇本改編扣分最多之處在于編劇過多地考慮了令狐沖的劍客身份,而忽視了他的音樂家身份。劍客身份象征令狐沖要在正邪沖突、權力斗爭的主流社會中作出選擇;音樂家身份則蘊含著令狐沖的精神成長与自由信念。《笑傲江湖》的真正主題是一統江湖的權力世界与自由的心靈世界之間的沖突,是對所謂傳統的“正義觀念”的顛覆,全劇在“音樂家”這一寓言層面上缺失,我想,一方面可能是電視劇這种形式本身有局限,另一方面,是編劇對此考慮得不夠充分。
導演手法
韓剛(導演):《笑傲江湖》我粗粗看了几集,對整體故事推進不好妄加評論,但可以肯定黃健中導演在攝影方面下了功夫,畫面非常講究,鏡頭運用很流暢,看得出是電影導演拍出的電視劇。其中有一個令狐沖飛上半空用劍在水面上划出一個圓的鏡頭,視覺效果十分出人意料,很漂亮。如果說有不足的話,還是我們內地電視劇拍攝的共性:節奏有點慢,講故事的手法不新穎。拍電視劇也講究方法,故事結构也有技巧,可能電影導演第一次拍電視劇有點不适應吧!
駱玉蘭(《北京晚報》記者):《笑傲江湖》一亮相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內地的武俠劇在服裝、化妝、道具方面的進步顯著。此外,電影導演黃健中拍電視劇在畫面感覺上十分講究。我們的《笑傲江湖》在場景選取上高于港台不知多少倍,他們只是在室內搭棚,在几百米地方拍來拍去,而我們多是在真山真水中實景拍攝。
演員表演
李成儒(演員):我覺得從根上說拍《笑傲江湖》就是個錯誤,金庸的作品在內地應該歇歇了。我非常同意王朔的觀點,金庸的東西就是個“語言毒品”,填補一下80年代時的“文藝空白”還可以,現在拍這种低俗的作品就是浪費錢財。至于演員的表演就更不值得評論了,那种挺胸、昂首、瞪眼、挑眉、撇嘴的表演方式哪里是表演,簡直是做小品呢。如果這种電視劇繁榮起來,就會歪曲歷史,丑化人物,破坏藝術感。
向兵(《人民日報》記者):《笑傲江湖》不盡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演員表演不好,許晴和李亞鵬搭檔确實有年齡差异上的別扭感。而劇中給岳不群的戲分太多了,所以每當岳不群露臉時劇情立刻不精彩了。此外,小師妹、林平之的扮演者由于演員出道時間不長,沒什么表演經驗,所以也不太成功。
武打設計
劉國輝(中華武俠學會會員):武俠劇最困難的就是武打設計,它不像讀小說時可以通過想像予以彌補。港台劇中的電光火藥玄得超出了人們的接受范圍,而內地影片一些真刀真槍的打斗容易讓人失去新鮮感。《笑傲江湖》努力在港台的玄虛与內地的朴實之間尋找中間道路,這种介于虛實之間的思路是可取的,創造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劇中的電腦技術破綻太多,有的還能看見鋼絲,制作比較粗糙。 (中華網)(//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4/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