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天安門文件》編者「張良」在三月三十日《紐約時報》言論版發表了「(主辦)奧運能幫助改革」(The Olympics Can Help Reform)一文,呼吁國際社會支持北京主辦奧運,認為這對中共改革派有利,對中國改善人權環境有利。
在沒有共產黨「輿論一致」控制的自由世界,人們對事情發表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事。
但該文的口氣,給人久違的感覺,讓人想到中共《人民日報》。因為通篇都不是以個人的口氣在講話,而是以群體或人民代言人的語氣在宣稱。
例如,該文開篇第一句話就是,「我屬於中國共產黨內改革派集團……我們改革派要求國際奧委會給予北京市主辦二零零八年奧運會的權利。」
「張良」是個假名,真人至今藏在面具之後。當一個人是否真實存在都無法令人置信時,再用假名發出呼吁,又有多少公信力?
《天安門文件》的真實性所以被人置疑,和「張良」至今躲躲閃閃,不公開接受中文讀者檢驗有直接關係。而且「張良」這個至今中文讀者都不知道是何許人也的一個假名,怎麼就能「代表」中共「改革派集團」了呢?誰授給了他這種權利?
該文接著談論是否應讓北京主辦奧運,「張良」說,「我們尊重不同的意見……我們的立場的關鍵是……」
這不斷出現的「我們」到底都是誰?「張良」本身都是一個假名字,這個「我們」中有幾個是真的?
在西方,人們寫文章,出書,都是表達自己的個人意見。除了團體發言人對外表態時使用「我們」,幾乎看不到哪個人一張嘴就是「我們認為」,「我們的立場」
這種語式倒是在《人民日報》上經常出現,不僅常有「我們認為」,還總要把「党和人民」連在一起使用,利用「我們」、「人民」在語義上給人的多數感,造成心理暗示,党和多數在一起——多數往往被認為正確。這種「我們」和「人民」的句式,就是傳播心理學所說的潛移默化地「偽造多數」。
「張良」在文中多處使用這種「偽造多數」的語式,例如,他斬釘截鐵地宣稱,「絕大多數中國人民都明顯地支持北京主辦奧運……人民認為,為什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能最後有個主辦世界比賽的機會?」
至今宣稱仍是共產黨人的「張良」在這一點上倒給人真實的感覺,那就是他的思維和語言仍是中共式的,像《人民日報》一樣毫不羞愧地使用「人民認為」,還要宣稱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民」。「張良」是怎麼知道「人民認為」的呢?又是怎樣得出「絕大多數」這個數字的呢?是普查,抽樣調查?他連中國都回不去,又是怎麼得出的這些「抽查」或「普查」呢?
而且文中還唐突地宣稱,「孤立中國既不需要也不會有效。」誰說要「孤立中國」了?難道有人指出中共專制政權沒有資格主辦以自由精神為標誌的奧運就是要「孤立中國」?中共怎麼就等同了中國?這種指責同樣是沒有出處,和作者使用「人民認為」一樣隨便。
是不是由於「張良」編輯了太多的「中共天安門文件」,而習慣了輕車熟路地使用共產黨的語言和思維了呢?
三月三十日於紐約
(大紀元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