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7日訊】 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消息說,我國今年將陸續發布3种水質量環境公報。從2月份開始,每月發布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的水質量環境公報,并對包括長江、黃河、珠江在內的全國主要流域的重點斷面發布水質量周報。4月左右,開始發布全國(47個)重點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量月報。質量環境公報將公布水源地主要污染物的類型和濃度,并標出水質等級。水質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五類和劣五類。优于三類的水可以用做飲用水源,三類以上視為水質不達標。
我國在重點流域首批建立了43個水質自動監測站,計划建成100個以上。目前監測的數据表明,各流域的水源普遍不能達標───水質劣于三類水。松花江、長江、黃河的水質相對較好,達標率較高,而遼河、海河与滇池的水質狀況依然令人擔憂。專家說,水源地的水質不達標并不影響人們安全使用,因為這些水必須經過自來水厂淨化才送到居民家中。自來水厂送出的水能夠達到飲用標准。
我國對城市飲用水源執行嚴格的檢測標准,共有31項指標,某一項不符合標准都不能達標。我國南方水源中細菌含量偏高,北方水的硬度偏高,所以飲用水源的水質達標率并不高,但經過水厂處理后均能達標。
据了解,我國在“九五”期間實施的重點流域的環境治理工程,使部分流域的工業污染源得到基本控制,但是全國總体的水污染狀況仍然不容樂觀。城市生活污染和農業水源污染還在加重,已經成為工業污染源之外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環境部門人士稱,水質量環境公報能讓人們了解自己使用水源地的水質量,促使人們更加關注影響生存安全的水環境,并且積极行動起來,改變不利于環保的生活方式,為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提供幫助。
轉自《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