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社会秩序
礼乐文化,是炎黄子孙人格尊严意识的觉醒。礼乐文化,宣示了做人的根本:人要活得像人。人格自重,尊敬他人,是做人的根本,是礼乐文化的中心。《礼记》首篇《曲礼》云: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人之所以与禽鸟牲畜有别,是由于人能以礼律己。
礼者何? 《曲礼》回答道: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自卑不是自视卑贱,猥琐小心。这里讲的自卑,系指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的自律精神。律己有度,待人宽容,从根本上维护了人格的尊严。几千年来,礼乐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安定社稷、护佑百姓、荡涤邪念、纯正人心,发挥着移风易俗的作用,成为社会管理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极具心理定势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安定借力。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说的:“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为万物有别、万象各异的世界,建立起和谐稳定的秩序。人世间之芸芸众生,是一个共同生活的群体。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每个社会成员,长幼、智慧、能力、知识、技艺有别,更兼人生机遇不同,人们或开发资源,或创造财富,或实施管理,或提供服务,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各不相同。礼,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各尽其职,稳定社会秩序。礼是对个人权利的规范,控制欲望,自尊自重;礼是对社会义务的倡导,与人为善,仁爱为公。因此,以礼建立的秩序,是人心的管理,导之以德,行之以礼,是管理的文明进程。
伦理,是礼乐文化建立人际关系的秩序。如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准则为忠、孝、悌、忍、善。《礼记》进而阐释: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这是一种互动互惠的关系。孟子说得更加明快:“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礼制要求,身处不同的伦理位置,必须承担各自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只有这样,人间的伦理秩序,方能稳固。
礼法合治,是礼乐文化社会管理的基础。礼表达了法的要求,法体现着礼的精神。孔子倡导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既是对人性人情的尊重和规范,又是对礼法制度的尊敬和恪守。关于礼法合治,贾谊在《陈政事疏》中有一段理性的阐析:“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生难知也。” 礼是管动机的,法是管效果的;礼管倡导,法管惩处;法的效应快捷,礼的作用缓慢。可见礼的倡导比法的惩罚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
周公追述文王的管理为“明德慎罚”,礼教为主,刑罚次之,这样才能禁罪行于发生之前,为社会减少祸害。引礼入法,礼主法辅,礼乐文化进而形成独特的民俗民风。礼俗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心理秩序。因此,礼制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种习惯法,是原始的法制,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智慧。
心理秩序的稳定,有待不移不舍的感情支持。礼乐文化凝聚的精神内核,全在一个“敬” 字。古书记载,帝尧之德,首为“钦”,钦即敬也。《礼记》开篇第一句也是“毋不敬”。所以,孔子说: “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礼是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宗的缅怀、对美德的恪守,因此,礼的信仰和实践,要有敬畏的真情,要有神圣感,神圣感召唤美德。
礼,作为社会秩序,大至国家社会,小至日常生活,要附丽事事处处。礼貌一词表明,礼要成为人的形象,礼仪是人的形象的根本,坐、卧、行、仪,容貌表情,得体为宜。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释名》云: “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讲的就是立身处事得体为宜的道理。放眼人间,难得人人都是天生丽质、仪态优雅,礼貌有待后天习得。《礼记•曲礼》云: “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到别人家里去,看到门口有双鞋,要先听听,有人说话,方可进去,不闻声音,别去打扰。进得门后,视线向下,不要东张西望,这是对别人家隐私的尊重。要注意细节,小事做好了,方能有高境界。
责任编辑﹕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