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于謙,字廷益,錢唐人。宣德元年,授(1)監察御史,長軀玉立(2),聲如洪鐘,每奏對,上為傾聽。……然謙才大機(3)疏,遇事又敢往,少瞻顧(4),人故以此忌之。九載秩(5)滿,始進左侍郎。先是,河南官吏入朝,率(6)捆載香帕、蘑菇,以供交際,謙行,一無所持,作詩云:「手帕蘑菇與線香,不資民用(7)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8)話短長。」其律己如此。(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卷八·賢達高風》)
【註解】
(1)授:任命。
(2)玉立:形容姿態修美。
(3)機:存於內心的慾望、俗念。
(4)瞻顧:向前看又向後看。比喻多顧慮而猶豫不決。
(5)秩:官吏的職位、品級。
(6)率:大約、通常。
(7)不資民用:不給民用。
(8)閭閻:鄉里,亦泛指民間。
【故事闡述】
「兩袖清風」原作「清風兩袖」。
于謙,字廷益,浙江錢塘人。宣德元年,于謙擔任監察御史,身材高大挺拔,聲音響亮,每次上奏應對時,皇上都會側耳細聽。……然而,于謙才學淵博,內心的慾望不多,遇到事情又能勇往直前,很少因有顧慮而猶豫不決的情況,所以招致有人對他憎惡、妒恨。九年任期屆滿後,才晉任左侍郎一職。
之前的河南官吏在進京朝見皇帝或辦事時,通常都會順便帶點絹帕、蘑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還寫下一首詩說道:「手帕、蘑菇、線香這些地方特產因官員強行派征、搜括,無法供人民享用,這樣反而使人民因此遭殃。回京時,我是什麼也沒帶,只有灌滿衣袖的清風去朝見天子,免得老百姓來道短說長。」他就是這樣約束自己的。
「兩袖清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做官廉潔,毫無貪贓枉法之事。也可以用來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
【討論】
(1)為什麼于謙會被人嫉妒?他有沒有因為被人嫉妒而改變自己的行事作風?
(2)你是不是也有被人嫉妒的經驗?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3)據說古人會把貴重物品放在袖子中,如果重重的,就是有很多好東西;如果風一吹,袖子會飛起,就表示他兩袖清風、廉潔。你對這種說法有什麼樣的看法?
【造句練習】
例:他為人廉潔公正,連當了兩任市長,既不包庇工程也不炒地皮,這種兩袖清風的操守,真是令人尊敬。
例:站在山頂上,迎面而來的山風吹動我的衣袖。剎那間,我有了兩袖清風、飄飄欲仙的感覺。
【相似成語】
一清如水;洗手奉職;廉潔奉公;囊空如洗
【課後時間】
請你動動腦,找出含有「風」的成語。
【參考解答】
風調雨順、風恬浪靜、風流倜儻、春風化雨、櫛風沐雨(ht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