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6日訊】1)這次辯論,基本是對Palin的面試,Biden是陪練,因為Palin相對新,而且被左派媒體抹黑了很久,造成了喜歡她的人和不喜歡她的人都期待觀看她的表現,就像人們想親眼目睹一個被所有人隨時隨地議論的神秘人物。也許左派媒體會感覺酸溜溜,他們的努力,反而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而Palin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並給人們正面的印象。
2)Biden整體不興奮,特別是前半程。我寧可看兩個興奮的人演出一場激烈的戰斗。Palin一直放松、自信,超出我的意料。我不認為在副總統候選人辯論的場合擠眼楮一定特別合適,但我也不介意人們這樣做。至于最終大家接納還是不接納這個表情,投票時候就知道了。我相信這無關大局。也許只是我個人有時比較注意小節。
3)Palin說話像普通美國人,她沒有用復雜的辭藻,口語化的風格也更有色彩。這很可能是因為,她自己就是普通美國人。她比Biden更讓人感覺親近,好理解,關鍵一點,她更有趣。
4)說到有趣,Biden幾乎自始至終表現乏味,但是,他並不像Obama那麼引人反胃。乏味好過反胃。實際上,我對他的個人印象好過辯論前。他沒有表現出令人厭惡的傲慢。
5)Biden有幾次似乎在努力說服辯論主持,並想贏得她的認同。這有點奇怪,但可以理解。我認為他腦子里的談話對象,是和他差不多的自封為“天才”的老左。他習慣于和那類人說話。同理,Palin更習慣和普通大眾交流,而她在這個和大眾直接交流的場合作了很好的發揮。
6)Palin頭腦清楚的指出所謂“同性婚姻”的根本問題在于重新定義婚姻。這點給我印象深刻。她有腦子。
7)Palin對待Biden,有點像老師對待頑皮的學生,“你又淘氣了”,“隨便你怎麼說”,“你看你”,那種感覺,這很可能是個不錯的辯論策略。她從頭至尾處于上風頭。而麥凱恩和奧巴馬的第一場辯論,麥凱恩也是一直處于上風頭。那未必一定讓人贏,但上風通常好過下風。同時不要忘了,處于上風需要能力和自信。即便你認為那屬于辯論技巧,那也是很難掌握的、需要有實力在後面的辯論技巧。
8)Palin始終處于控制局勢(commanding)的位置,她甚至掌控整個辯論節奏,比如在適當時候講笑話讓氣氛輕松。她有整體意識,知道一個時刻處于整個戰斗的什麼時機。
9)結束語很棒,不是話有多麼精彩,而是清楚的講出了右派和左派的經典區別。Biden這個老左要保證美國人得到一流的醫療和教育,而Palin要保證的,是自由。結果vs.創造結果的條件,結果均等vs.機會平等,物質利益vs.精神價值。你選哪個?
10)另一個貫穿始終的右派與左派的區別,Biden一直在強調階級對立,富人對窮人,資本的美國對美國人,等等,而Palin在強調政府管制和個人自由的對立,美國人對華盛頓,個人責任,政府干預經濟、個人生活。
11)雙方都沒有拿出任何出人意料的立場,這是應該的。到這個時候,他們的立場也該穩定並為人所知了。我一直認為,這類辯論本身不是為了理清立場,而是為了了解候選人性格、能力、氣質,就像雇人時候的面談,寫的出來的指標都寫在申請文件和個人簡歷里了,現在需要的是,看看自己對這個人有沒有感覺,看看這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和能力。Biden平淡無奇,他的對手完全相反。
12)辯論主持Gwen Ifill已經被揭出傾向民主黨,並準備出一本正面介紹奧巴馬的書,這意味著她不但有意識形態傾向而且有物質利益傾向在民主黨那邊。不過我看來她的基本表現算是可以,前任國務卿對外交的態度的問題,讓我感覺非常有利于民主黨,其他大部分問題還過得去。不是特別精彩,不是特別尖銳,但給雙方發揮的機會。坦白說,我更喜歡這類辯論問題,在這種辯論場合。
13)到這個時候還沒拿定主意的選民應該不是太多,其中真的會去投票就更少,但也許他們還足以影響這次大選的最終結局。這場辯論應該會讓更多人支持共和黨,如果那些沒決定的人真的對雙方的傾向是一半一半。
14)對于已經拿定主意的選民,通過這場辯論,共和黨人會找到更多理由繼續自己的選擇,民主黨人只好期待從競選主將奧巴馬那里找到更多理由。那有點難度,因為奧巴馬的興奮期已經過去了,新鮮感已經過去了,奧巴馬處于日漸乏味的興奮度衰落期。副總統辯論會讓大批人完全改變立場嗎?我表示懷疑。
15)整體來說,這是一場文明的辯論,不難看的辯論。
──原載《右派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