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八日電)中國大陸今年勞動節,一個全新的名詞「過勞模」進入白領上班族視野。這些上班族平均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沒有休息日,睡眠不足,三餐也不定。據北京師範大學調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大城市已有七成白領階級成為「過勞模」。
「北京晨報」報導,去年加入一家外資廣告公司的王芳抱怨說,她每天加班超兩小時,睡眠不足六小時,週末不是繼續工作就是去充電,雖然常常感覺胸悶,但連到醫院體檢的時間都擠不出來。
她說,「每天晚上十一二點,你到CBD看看,大大小小的寫字樓下面都停著等活兒的計程車,就連司機們都知道,這裡的白領大多都在超時工作。」
有人曾用「三高和三中」來形容「過勞模」,即: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中層、中產和中堅分子。他們的工作強度大大超出了常規的「敬業」標準,比起傳統意義上的「勞模」也有過之而無不及,被戲稱為「過勞模」。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許燕說,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是導致「過勞模」的重要原因。
許燕表示,她三年前開始研究關於職業枯竭的課題,當時想找超時工作的樣本還不是很容易。僅僅三年,城市中超時工作的「過勞模」就如雨後春筍,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尤為嚴重。
職業指導師車寧分析認為,白領成為「過勞模」,往往在於對職業規劃設立了一個過高的標準,而忽略了職業發展中的心理發展階段,而且他們最初往往帶有強烈的自願成分。
他表示,大部分的人工作初期都會有一個「蜜月期」,這時他們常常會對自己的超時工作充滿自我欣賞的情緒,雖然工作到很晚,精神卻處於亢奮狀態。但幾年後則會進入「能量耗盡期」。這時「過勞模」會發現,自己的付出未必能得到期待中的回報,其中一些人會認為原因在於工作還不夠努力,於是加大強度,由於效率不高,形成惡性循環。
車寧提醒說,如果不加以引導,「過勞模」有可能會進入最危險的「受創期」,最終導致「過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