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3日訊】在西方民主國家,政壇競爭完全被左右派之爭主導。亞洲民主國家近年也開始有這個趨勢,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日本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右翼自民黨執政,左派社民黨毫無出頭之日;而南韓則是左派多佔上風。台灣轉型為民主國家以來,一直被統獨問題嚴重困擾,左右派之爭似乎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但隨著台灣民主的深化,尤其是台灣國家正常化之後,左右派分野會逐漸形成,而且迄今為止的架構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由於國民黨一直是反共、施行自由經濟的,所以被認為是右翼(事實上,任何獨裁政黨都不是真正古典自由主義意義上的右派)。但當年國民黨的右傾,並不是建立在對西方左右派分野的清晰瞭解之上的,即使那些主要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像胡適、殷海光、雷震等人,也都不懂經濟,他們的 「自由主義」基本只是建立在反獨裁之上。胡適只提出了一個「全盤西化」的口號,從他很少的幾篇談及美國的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在美國白呆一場,連自由主義的基本理論和三權分立架構的基本精神都沒弄清楚,更談何傳播。所以國民黨時代的台灣,既沒有真正的右翼,也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左右之爭,主要是專制和反專制的鬥爭(就像今天的中國),另外加上更強烈的台灣人反中國人種族壓迫的鬥爭(參見我在上期《開放》的文章)。
●國民黨時期的左右翼狀態
而民進黨和其所代表的台灣人,由於屬於被壓迫者,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反抗作為統治者的國民黨,同時有推動台灣獨立的訴求。而在反抗國民黨的各流人士中,的確有一些是親共、親社會主義的。國民黨的壓迫是四重性的:鎮壓反獨裁者、鎮壓要台獨者、鎮壓親共者、歧視台灣人,而這四者之間又都有重迭之處,於是這四股被壓迫的力量聯合起來反國民黨:像李敖等文化人是反獨裁、親社會主義;三個退黨的前主席(許信良、施明德和林義雄)都非常左傾;民進黨的重要派別「新潮流」的主要人物,在美國留學時,曾組織學習馬列小組等等;而以彭明敏為代表的一批人是在對自由、人權的價值有清晰認知的基礎上反獨裁,追求台灣獨立。但從總體上來講,作為被壓迫者代表的民進黨無論在政治、經濟和社會議題上都自然左傾。
目前維基百科對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定義為:國民黨的政治立場是「 三民主義、保守主義、反共主義、中國民族主義、中國統一,中間偏右」;民進黨的政治立場是:「 自由主義、台灣獨立、台灣民族主義,中間偏左」。這個定義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國民黨時代的台灣兩黨(由於民進黨八六年才成立,所以說是「 兩股力量」更準確一點)。
但台灣轉型成民主制度之後,國民黨開始變化,當年反國民黨的各路人馬也開始分崩離析(這也是民進黨內屢屢有人叛變的原因之一),於是原來的國民黨右傾、民進黨左傾現象也開始改變。
●民主化後國民黨走向親共反美
首先,國民黨由於親中、親統而開始親共。國、親、新黨的主席們以及一桿子國民黨系統的「 外省人」去朝拜中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連戰的「 聯共製台獨」更說明問題。今天國民黨置「 反台獨」高於反共,本身就說明他們無論當年還是今天都沒明白,反共的根本目的是反甚麼。反共是右派的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國民黨連「 共」都不反了,自然別談「 右」了。與此同時,民進黨由於親獨而必然強烈反對「 逼迫統一」的中共,於是「 反共」成為民進黨的重要目標。
其次,由於國民黨今天希望藉助共產黨之力來遏阻台獨,所以他們反對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支持(極力阻隢軍購案等),進而由於反台獨而全方位反美。反美(其根本是反對美國所代表的價值)也就和「 右」毫無關係了。同樣,民進黨由於需要美國幫助而親美,儘管他們未見得支持美國的一些政策(諸如伊拉克戰爭等)、對美國因現實利益而向中國妥協不滿,但也不會明顯反美。
在統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台灣政治將一直以這種架構為主。也就是說,無論親共、反共,親美、反美,都主要是基於現實利益考慮。台灣最後一定走向獨立,這是大勢所趨、毫無疑問的。最近台灣的民調顯示,沒有中共武力威脅的話,有 62% 主張台灣獨立,在有中共威脅的情況下,仍有54 %支持台獨。而隨著老一代 「外省人」的去世,這個比例只有提高這一種可能。
在台灣正式獨立,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之後,真正的左右派問題會很快暴露出來,但雙方的爭鬥則不會像西方國家這麼清晰、這麼激烈。同時,民進黨將繼續逐漸右傾,國民黨將繼續逐漸左傾。為甚麼?這主要是由於其各自所處的社會階層所決定的。
●民進黨趨向右派,台聯改名偏左
以西方的情形來看,右派的中堅力量是中產階級;而左派是兩大塊:一是知識份子階層,二是底層吃福利階層。在台灣,以民進黨為代表的台灣人,壓倒多數是典型的中產階級,而且其比例高於美國以及其它西方中產階級階層,因為由於亞洲人的勤奮傳統,台灣沒有一個靠福利為生的底層階級(福利照顧的基本都是真正需要關照的老弱病殘);沒有這個福利階層,就擴大了中產階級階層。這個經濟階層,導致民進黨必須代表中產階級利益,即使想偏左,也絕對左不到西方左派那麼可怕的程度。例如,和日本、香港一樣,台灣現在已經施行全民健康保險,但對於一個全民都勤奮工作的國家,施行全民健保或許利大於弊,不會可怕到加拿大的程度。沒有以福利為生這個階層(人們也沒有可以不勞而獲這個意識),是台灣獨立後整體會逐漸偏右的一個重要因素。
所以,雖然沒執政時的民進黨比較左傾,但今後,作為中產階級代表的民進黨,加上國會和中國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只能逐漸向右轉;事實上民進黨在執政後,已經一直在向右妥協。在政治上,明顯左傾的前黨主席許信良、施明德和林義雄都退黨,新潮流派系正在被淘汰。而目前民進黨的主要領導人陳水扁、游錫坤、蘇貞昌、謝長廷等人都沒有很左傾的歷史,今後更不太會有把他們推向左傾的明顯因素。
但曾為民進黨同盟軍的台聯,最近則要更名為「社會民主黨」,並明確提出,今後該黨的重心,轉向主要關注底層民眾和弱勢群體。而且該黨也不再提原來一向強調的 「深綠」口號。從方向和黨名的變化,都意味著這個小黨今後要走左傾路線。台聯的這種變化和其精神領袖李登輝有直接關係。李登輝早年所以有短暫參加共產黨的歷史,主要由於他有同情底層民眾、均貧富的社會主義想法,而且在兩年前接受我採訪時,仍表示他對社會主義的傾心。這次台聯在北高市長及議員選舉中慘敗,作家背景的黨主席蘇進強被迫辭職,一直跟隨李登輝的黃昆輝出任黨主席,這些都意味著原作為精神領袖的李登輝今後將直接影響台聯走向左傾。而當「台聯」易名並不再堅持深綠的方向,就已決定該黨不可能有大的前景。而它的左傾方向,不僅不會影響民進黨為主體的綠營的偏右趨勢,反而由於雙方對立,可能會把民進黨推向更右的方向。
●知識層的左傾意識將主導國民黨
而國民黨派系,則主要是由主導上層建築的知識份子這一塊組成。無論哪個國家的知識份子階層,都是以左傾為主,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多數台灣文化人現在已經成天跟著西方左派鸚鵡學舌了。《中國時報》《聯合報》整個一片反美、反西方聲浪,其惡劣程度超過中國政府的御用文人們。那個 「前中國人」階層,會越來越像猶太人的狀態,文化人多,佔據上層建築領域,自然就會左傾。另外台灣和南韓有一個相同的情形,那就是要統一的,都是左傾的,為甚麼?就因為他們看重的是土地、國家和意識形態,而不是傳統自由主義者所關注的:個體主義的價值。
在經濟方面,國民黨的政策以前比較偏右,但現在也開始改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上任一週年時在《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他們要執政的政策是 : 「廉能政府、均富經濟、公義社會、多元文化。 」他不提要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反而強調均富經濟(誰來均?政府用擴大稅收來均),明顯是偏向左傾社會主義。
在社會問題上,雙方都是無神論主導,所以民進黨和國民黨不會有多大區別。同時,又由於雙方同樣受亞洲傳統文化影響,既不會像西方的宗教右翼那麼「 保守」,卻也絕不會像西方左派那麼「 開放」,更何況西方也過了狂熱開放的年代。所以即使台灣知識界整體比較偏左,也無妨台灣社會基本偏向「保守」的格局。
台灣的統獨問題是暫時的,眼見的將來就可以解決。而左右派的問題則像愛情一樣,是人類永久被迷惑、永久會爭論的議題。
——原載《開放》2007 年2 月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