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上有兩本書,是俄亥俄州辛辛納堤市的基督教牧師羅納德‧維蘭德(Ronald Weinland)寫的。他在2004年出了第一本,叫「預言中的世界末日」﹔2007年他又出了續集,叫「2008年﹕神的最後目擊」。維蘭德在書中直言不諱的說,聖經中預言的世界末日已經來臨,上億的人們將在償還業債中死去,2008年也標誌著歷時三年半的末日最後時刻的來臨。有意思的是,基督教人士的這個說法和瑪雅人2012年的宇宙更新居然隱隱相合。
末日者,人類或人類文明終結之謂。對史前文明來說,今天人類文明的存在本身,就意味著那個文明早已結束﹔從那個文明的角度看,其末日不僅已經到來過,它已經實現、過去了。因而,下一個末日的來臨,就只是個時間的問題。既然走不出生死輪迴的人都有末日,談末日也就沒什麼好忌諱的。其實在天文學家看來,世界末日是肯定的。當太陽的熱核燃料燒完、太陽死亡了,變成紅巨星、白矮星、或黑洞時,太陽系內的地球也就玩完了,我們所理解的人類就沒法存在了。
隨著末日思維的濫觴,人們難免有末日心態、末日心結、末日情結等心理學上的說法,這也與人們所在國家的不同而各異。當然了,隨之而來的,也有很多商業上的機會。
比方說保險業,其實就是做末日生意的。人壽保險雖名字好聽,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個體生命的末日到來時對未亡人的補償。如果沒有這個人的末日,就不需要買壽險﹔而買了壽險,就是在預先準備著被保人末日的來臨。有趣的是,保險公司得以生存,就是可以有個人的末日,但不能有世界的末日。因為真的世界末日、大規模的災難來襲時,保險公司是賠不起的,只能破產了事。精算師們每天在做的,就是計算著如何能得到足夠的保費收入、而又不必把它們作為理賠金全部付出去。
中美兩國人的末日情懷,大不相同。有人坦然有人愁、有人迴避有人憂。情懷的差別帶來人生信條、理念、和行為方式的差別,也頗有意思。
維蘭德這類的提醒在美國比比皆是,美國人的末日心態也被熏陶已久。去教堂的人讀啟示錄時,每星期都接受末日的洗禮。也許是聽多了、久了,相信的恆信,不信的不信,飽和轟炸後都變麻木了。比方從居民儲蓄率看,美國人只有1%上下,對未來幾乎沒有擔心和恐懼,日子過得瀟灑的很。
葛培理(Billy Graham)是許多華人、尤其是華人基督徒都熟悉的人物。半個世紀前,在葛培理剛出道的時候,時代週刊曾經派人去瞭解過他。葛培理後來說,這個記者是想把我從(基督教)中拉出來,看我是不是真的信、是否誠實。結果這個記者發現葛培理既真的信神、也很誠實,結果時代週刊1954年就把葛培理當成封面人物,說他是除了教皇之外,全世界最著名、最為人稱道的基督教領袖。
今年八月一期的時代週刊葛培理又上了封面,因為人們發現,他居然影響了半個世紀以來的十一位美國總統。
葛培理為美國總統佈道,從杜魯門開始。這位沒有教堂的佈道人,通常在體育場內為成千上萬的人講道,讓做市場營銷的人們看得眼熱。他為艾森豪維爾佈道時,總統問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能上天堂﹔肯尼迪跟他探討的,是人類世界會怎樣結束。這可不是抽像的談論,多虧了核武器的發明,人類的總統們第一次有可能把世界帶入末日。
最有趣的,是肯尼迪被刺後繼任的約翰遜,因為經歷了死亡的陰影,他非常的怕死,總是與葛培理探討這件事。相比之下,中共領導人是真夠可憐的,干了壞事的,想談談死亡的話題呢,圈子裡恐怕都沒一個知心的、可以談的朋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