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柯林思編譯) 佛羅里達大學的一個研究認為,中國的孩子們喜歡在一個有組織的環境學習實用知識,而美國的孩子們則喜歡在一個較有想像力的學校環境。
佛羅里達大學8月22 日新聞消息,這研究提供了中國教育的一瞥。這研究的主持人、佛羅里達大學教育學院的教育心理學教授托馬斯‧奧克蘭(Thomas Oakland)說,中國是一個地域區別很大的國家。在中國,都市生活是明顯的與農村生活不同,這個研究結果可能幫助了解中國在科技和純科學領域越來越有競爭力的原因。
奧克蘭說:“如果我們的研究發現能在進一步研究中證實,也許對高等教育有更深遠的意義,特別在科學領域。也許喜歡較實用的和有組織的學習方式的孩子們有好的科學成績的傾向,而孩子們未來一般都選擇與他們性情相合的事業。
由奧克蘭教授發起的學生風格問卷(Student Style Questionnaire)是一種心理測驗,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喜歡的學習環境。他的問卷,約略的依據許多美國人熟習的瑪亞斯-布瑞格斯(Myers- Briggs)性格測驗,發給了數千在美國的學生和24個其它國家的學生群。
雖然這測試的主要目是幫助老師們選擇教學方法,奧克蘭教授也利用了這跨國資料來分析不同文化的學生之間的區別。
奧克蘭教授的合作研究者,山西醫科大學教授李綠( Li Lu,音譯),在太原測試了各種年齡和收入的400名學生。研究員拿了他們的結果與將近8,000 名美國學生的測試結果比較。下面是他們發現的研究結果:
百分之86的中國學生喜歡有 “組織” 的學習的形式,也就是他們喜歡有秩序的教室、一套慣例和固定的行為規範,而不是一個有彈性的模式、以多變化的和像遊戲似的學習為基礎。大多數的國家中的大多數孩子們都喜歡有組織的的形式,但是研究員們說,選這形式的中國孩子特別多。每10個中國孩子中有六個喜歡實用的學習模式,顯示對現實世界有用的材料較有興趣,喜歡以經驗來學習和尋找真正的事實。而相對的美國孩子們,每10個美國孩子中有六個喜歡 “想像” 模式,強調對想法和可能性的研討。
研究結果也顯示,中國女孩們選擇的學習模式與其他國家女孩們稍有不同,中國女孩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著重在辯論、競爭和邏輯的思考學習模式,另一種是“感覺” ,喜歡教室內的和諧和合作 “感覺”學習模式 。多數國家的女孩都是有壓倒性的多數喜歡 “感覺” 模式。奧克蘭說,這結果可能在兩國的科學方面有很有趣的蘊涵。
奧克蘭說:“ ‘組織’ 和 ‘思考’ 兩種模式的組合,對希望成為研究員的學生特別有益。與中國學生比較,美國學生似乎對用想像力和有彈性的日常工作較有興趣,這是促進創造性工作的標準特徵。”
奧克蘭說,如果現在要說,為什麼這些群組有這麼大的性格差異,還太早。美國的個人主義文化和中國的相形較集產主義的文化分歧可能影響學習的模式。中國教室比西方教室較傾向於結構和威權,而美國學校則較傾向於吹毛求疵的思考技能和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但是,奧克蘭教授仍然懷疑學生們的學習模式,是依他們的學校環境而選擇的。
他說,早先的研究似乎顯示,個人氣質形成是早期的影響和生理因素,在孩子到達學齡以前就成型了。
在他對學生氣質的二十年跨國研究中,奧克蘭教授常常發現文化的不同對學生之間氣質差異的影響很有限。選擇 “組織性” 的學生在各國都是多數,例如,幾乎每個國家外向的孩子人數都超過內向的孩子人數。也許並不奇怪,來往頻繁國家的學生傾向於有相似的測試結果。例如,最接近美國學生測試結果的測試結果來自澳洲學校系統的測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