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畢業生供求關係嚴重失調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訊】據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的報道,中國大學畢業生供求關係失調情況仍很嚴重,今年的350萬大學畢業生中只有不到50%的人找到了用人單位。

新華社星期一的一份英文稿說,在全國,找到用人單位的大學畢業生不足半數,在北京,找到用人單位的大學畢業生略高於60%。報道沒有說明大學畢業生求職難的具體原因,而只是提了一下,將近60%的大學畢業生抱怨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影響了就業機會。復旦大學教授沈丁力分析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幾個原因:

『『我想首先是人口基數比較大, 中國13 億人。有人說一年中國新的投入勞動力市場的人達到1900多萬,相當於澳大利亞這麼一個國家。這種情況別的國家是不存在的。同時由於我們的大學生文化認知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異。可能長時間以來依賴父母的情況相對比較嚴重, 父母也容易包辦孩子們的許多後勤事務包括找工作,認為有責任幫他們找。第三點是對工作的期待。對什麼是工作這麼一個定義他可能能力有限但期待很高。其實社會還是有工作給他提供, 只是他不認為這叫工作。他認為收入更高的工作才叫工作。那麼再有一點,我們這個社會從另一個文化角度來講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認知比較欠缺一點,大家還是喜歡包辦。』』

在談到大學課程設置與就業之間的關係時,沈丁力說,大學的課程設置是為了方便就業,還是以為國家培養「思想者和建設者」為目標,教育界有不同認識:

『『大學所設立的課程到底是就業驅動型還是人才儲備型? 培養大學生是讓他今後當工人讓他今後到社會裡去做高級工人還是做社會的思想者建設者? 這一點我想是有不同的認識。另外對學生來講, 他為什麼要百分之百依賴大學提供的課程到社會裡去找到好的工作?應該是在大學讀書可能是他人生的40-50%, 還有50-60%是在社會裡讀書, 自己去讀很多書自己去社會當中學會很多事情而不僅僅依賴大學。」

上海投資分析人士陳樂波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大學畢業生所佔人口的比例急劇上升,但是社會並不具備吸納這麼多人才的能力:

『『中國過去人口比例當中大學生非常少。急劇的提高了大學生的比例。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並沒有做好準備來容納這些大學生, 於是就產生了今天大學生找工作比較困難的這種情況。那麼這個情況在我看起來什麼時候可以變化呢? 就說中國的產業結構對人才的需求某種意義上是倒過來的:就是有什麼樣的勞動力資源、人力資源能夠供給它就發展什麼樣的產業。而今天大學生形成了一種結構上的過剩. 那麼這種結構上的過剩會刺激中國那些高端服務業的發展。所以說可能要過一定時間以後, 過個多少年當這些產業發展起來以後, 大學生找工作才能進入一個國際上的常態吧。』』

陳樂波表示,社會應當給高學歷人才提供創業機會:

『『要給年輕人培養一個能夠做創業投資的機會。不是說他要去或者說他的親戚怎麼給他安排工作。而是更多的人、包括年輕的大學生和其他一些有志於安排這些大學生工作或者發揮他們能力的人都要安排創造出一些能夠容納高科技人才、高學歷人才的工作。』』

共青團中央和北京大學星期天對100所大學的6000名畢業生作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發現,4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認為最有效的求職途徑是找關係。復旦大學的沈丁力表示,這個情況歸根到底還是與就業機會過少有關;他說,在一些西方國家,關係也很重要,但在中國,靠關係辦事的情況要更嚴重一些。(//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消費主義氾濫,人格滅頂
畢業消費沉重  海南大學畢業生吃不消
墨西哥出口民調:總統大選投票結果過於接近
廣東2萬大學畢業生滯留學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