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讓玫瑰花留著它的刺

台灣/ 周文
【字號】    
   標籤: tags: , ,

一次暑假下來,從孩子的美勞、作業、閱讀、遊記,可以發現時下家長對孩子關心程度出現兩極化現象。有的家長過度關心,乾脆自己動手替孩子做,對老師交得了差;有的連動也不動,父母置若罔聞,證諸孩子的暑假生活空白而乏味。

家長對孩子輕忽自己的責任,實在不是正常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缺席,培育不出健康的下一代。

過度關心的父母教育,像過多雕塑的盆栽,不能恣意發展,植物本性存在,飄逸與自然無存;不關心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的下一代,則像不去雜草的樹林,任由荒煙蔓草覆蓋、倒斜、自生自滅,“過與不及”正是家庭教育的忌諱。

現今時代,更有許多家長喜歡對人的價值論斤稱兩,與臨鄰居、與朋友、與親戚、與同事比。我的孩子比你強,全在父母臉上見到光彩。孩子做人,做事能力全在功課之外,只要會讀書,什麼可以不會,洒掃應對進退全不懂。比成績、比位階、比學校、比薪水、比學歷...把人定位在讀書與賺錢上,似乎人生就這麼簡單,快不快樂可以不是人生的理想。“高處不勝寒”的教訓不少,過度強化物慾與表象的家庭,生活沒目標,容易塑造生命沒意義及人格扭曲的孩子。

中國人的子女是父母慾望的結果,也是父母慾望的延伸。其實孩子生命來自父母,更來自上帝,我們無權置它,惟有耕耘它,使侖成為光明的器皿,價值才能存在。父母親幫助孩子、教育孩子是義務,也是責任。孩子將來必須面對孩子自己的日子,父母既然不能替他生活,就不應該主導孩子的一切。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讀書,做高官、賺大錢,從書中找到黃金及千鍾粟。當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做父母何不順性而為。孩子職位高低和父母顏面一點關係也沒有。當別人問你孩子做什麼工作,你可以大聲而驕傲的說:「工人」。什麼時候,有這麼多坦然的家長,我們社會的病態將減輕。

我家花園頂樓接種了兩株茉莉花,一株單瓣,一株重瓣。每當花開季節,紛紛吐露星點白花,回饋給愛它們的主人。重瓣的株,花形如五十元硬幣大小,花形單薄,上天給它幽幽的清香。它們不同,各有各吸引人的地方。一種以外形取勝,一種以香味取勝,只有不同,沒有好壞。

玫瑰花之所以為玫瑰花,在於它的多剌,如果違反自然,逆性而行,拔掉它的剌,那麼它也許是牡丹、也許是大理花、也許是…為什麼不讓玫瑰花留著它的剌,讓它是玫瑰花?

後悔不要總在遺憾發生後,孩子成長不能等待。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不可旁貸的社會責任,而這責任不只是道德責任,還有法律責任。親愛的家長,盡點心力在家庭教育上,給孩子正常的愛,共同挽救向下沉淪的社會。

〈作者授權登載 原發表於:台南縣縣內刋物「南瀛家庭」〉@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過BN(O)簽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居英國,當中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教育問題,許多家庭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選擇移民。移民英國的港爸Gordon Lam,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來到英國讀中學,即將升讀大學,究竟他們需負擔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樣應對龐大的教育支出呢?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這是露絲‧索卡普(Ruth Soukup)和她的丈夫查克‧索卡普(Chuck Soukup)和他們的孩子們從小就一起玩的遊戲。它被稱為「高潮,低谷,有趣的事」(High, Low and Interesting)。這個簡單的想法非常有效,它可以讓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敞開心扉與父母交流。
  • 為何小孩曾經那麼乖巧可愛,長成青少年卻完全變個人?愛唱反調、愛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話就暴怒!完全不知該怎麼相處?
  • 許多學生都盼望著放暑假,因為這是他們可以逃離學校、放鬆身心的時候,但並非每個人都是如此。 有些學生害怕必須參加的暑期課程,還有些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見到同學而感到孤單。
  • 《Summer Snow》與《我想念我媽媽》,很難相信這兩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譯中,一個字都沒對應上,也是讓人服氣。「我想念我媽媽」,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氣,這類電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藝脫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兩者擺在一起,再加上鮮綠背景上鵝黃衣衫的小姑娘陽光燦爛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標就點了上去。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