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BNO移英教育成本知多少 英倫港爸教子經

移民英國的港爸Gordon Lam,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來到英國讀中學,即將升讀大學,究竟他們需負擔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樣應對龐大的教育支出呢?(Gordon Lam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 ,

【大紀元2024年1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曾蓮採訪報導)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過BN(O)簽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居英國,當中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教育問題,許多家庭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選擇移民。筆者近日採訪持BN(O)簽證舉家移民英國的港爸Gordon Lam,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來到英國讀中學,即將升讀大學,究竟他們需負擔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樣應對龐大的教育支出呢?

根據英國教育部今年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於23 / 24學年就讀英格蘭公立學校(State School)的香港學生人數達到7,100名,翻查20 / 21年的紀錄,僅1,081人,可見提升幅度之大。該數字由學校自願提供,實際就讀的香港學生人數可能更多。

來到英國讀中學,子女隨父母的BN(O)簽證來到英國,可享免費入讀英國公立學校的福利,以「就近入學」的原則派位。2021年暑假,曾任職IT高管的Gordon一家五口移民英國曼城(Manchester)。對於選擇居住區域,Gordon認為考慮的主因是居住地區的安全性:「並沒有特別找名校區域,主要考慮罪案率低的地區,因為我認為讀書這件事都是要靠自己,願意讀書怎樣都可以讀到,不願意讀書,就算送他到名校也沒有用。」他的三個孩子都在讀中學,小兒子讀初中,兩個女兒讀高中。今年大女兒考A-Level,二女兒考GCSE,兒子也即將讀高中。隨著免費教育即將結束,一家人面臨著更大的經濟負擔。

BNO港人未取得永居前 需支付國際生學費

Gordon的兒女在香港就讀英中,來英國後很快就能融入當地的語言環境,學習成績也不錯,讓家長少操了很多心。對於兒女即將升讀大學,Gordon表示在經濟上頗有壓力:「我們作為BNO新移民,在拿到PR(永居)前,都不能用home student(本地生)的福利,要用國際學生的學費讀書。」本地生和國際學生的學費差距頗大,根據2024/25學年的數據,目前每年的學費上限是9,250英鎊(約91,300港元),但是對於國際學生來說,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的學校,學費比本地生高出很多。

Gordon分享:「如果讀理科可能一年要三至四萬英鎊,讀文科約二萬至三萬多不等,這也取決於不同的學校,對於一個中產家庭來說,壓力挺大的。除了學費外,還有住宿費、生活費,我們現在住在曼城,但是兒女讀書可能會去倫敦等其他城市,一年算下來開銷都很大。」

過去多年來,英格蘭的條例指學生需要上第一個大學學年前已取得永久居民的資格,才可以本地學生的學費就讀整個大學課程。但今年(2024年)初英格蘭政府教育部發出指引,從8月1日或之後的學年開始,在課程中任何時間獲得永居身份(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將有資格從下一個學年起,獲得本地生學費資格。但是否遵循這一指引,學校保留最終決定權。

香港人Gordon Lam一家人在英國。(Gordon Lam提供)

培養兒女理財觀念 鼓勵自己賺生活費

來到英國後,Gordon並沒有從事IT行業,而是和妻子一起開了一間泰式餐廳,三個兒女在空閒時間都會到餐廳幫忙。Gordon擔任大廚,妻子負責樓面,還有洗碗、出菜、準備飲料、看爐等雜務,就會分攤給孩子們幫忙。

「在餐廳的工作,會當作是他們的一項兼職工作,我會計時薪出糧給他們,希望他們有一個工作的概念,領取薪水,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Gordon分享,從小學開始,他就鼓勵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賺取零用錢,當時在香港時會用測驗、溫書、考試的表現給予不同等級的零用錢,讓他們學習賺錢和理財,來到英國後,就透過自家經營的餐廳培養子女的理財觀念。「至少他們知道要買什麼東西不是要和家人拿錢,要自己賺錢。也希望他們明白,錢不是伸手拿就有,要他們學會珍惜。」Gordon舉例,不久前他的兒子想買一台新電腦,為了儲錢,他的兒子很勤快地到餐廳工作,直到賺足自己所需為止。

舉家移英,Gordon希望在英國能讓兒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雖然辛苦轉行,但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經營餐廳生意,兒女也很努力幫助他出謀獻策,並想辦法提升服務質量,一家人也會一同出動擺市集推廣餐廳,家庭關係因一同經營家族生意變得更加親密。對於兒女的寄語,Gordon只希望他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並不想給他們太大的壓力,給予他們自由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李維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基本法》第23條)日前通過,於3月23日生效。郭子健在法案通過前走訪聯合國多個人權部門,在閉門會議中提出,希望他們可以多加關注香港的情況,包括派遣特別的調查員進入香港境內,觀察23條立法對香港的影響,透過更多的渠道了解來自中共的壓力。
  • 海外關注港人的團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昨(6日)致函英國新任教育大臣方佩芝,呼籲容許BNO簽證持有人,在居住3年後獲得本地生學費資格,避免繳付高昂的國際學費,並呼籲英國各地的BNO港人聯署,並發送電郵予自己選區的國會議員。
  • 香港IT高管Gordon Lam,他曾經做過上市公司IT經理,有博士學歷,如今為子女的教育放下鍵盤舉起鑊鏟,移民英國變身泰式料理大廚。在英國開一間餐廳,在他的眼中跟program run(運行程式)差不多,到底當中有哪些經驗可以從IT行業借鑑而來?在英國開餐廳遇到哪些趣事,西方人的飲食習慣跟亞洲人有什麼不同?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躺平就可以賺錢的特殊實驗,計劃時長6週,為什麼卻沒人能堅持超過一週?自由對於生命來說到底有多重要?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 新州政府將投資1000多萬澳元,資助400多名早教老師完成學業,留在早教行業。
  • 荷蘭
    芬蘭讓「學校」成為真正教育及照顧學童的所在,教師才能專注於對所有孩童成長和幸福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這也是他們最擅長的,那就是幫助孩子學習,芬蘭教師不會因頻繁的測驗、與他校競爭、滿足上級要求與目標等事項感到苦惱。
  • 天色漸漸暗下,工作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子,終於回到了家。卸下公事包、癱在柔軟的沙發上,整個身體都放鬆了,這時,若要看些什麽,你會從口袋掏出手機滑一滑臉書、線上購物?還是按下遙控器、打開電視?或是拿起擺在茶几上的書?如果那本書是經典書籍——《紅樓夢》呢?
  • 在長達一年半的國境封鎖下,許多澳洲人早已按捺不住再次出國的心情。而對於渴望遊歷海外的學生來說,在解封後前往外國就學不啻為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雖然世界各國目前仍緊閉大門,但當下正是進行留學規劃的好時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