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肇麟 新竹攝影報導〕
霞喀羅步道位在新竹縣南端被稱為後山的區域,蜿蜒在霞喀羅大山北端的林間谷地中,橫跨尖石鄉與五峰鄉。
「霞喀羅」(Syakaro)一詞,在泰雅族語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約在兩百五十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便以此為棲身之地,並用來為部族命名。
霞喀羅步道並非新開闢的步道,而是依循日治時期「鹿場連嶺古道系統」中,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路線規劃而成。
**楓香竹林 滿眼綠意**
古道原來的起點,東起尖石鄉秀巒村,西端則是在五峰鄉的清泉部落,兩地恰巧都以野溪溫泉聞名,而霞喀羅步道東起養老、西抵西高橋山兩個登山口,兩端都可以從部落開車循產業道路抵達。
霞喀羅步道全長約二十三公里,沿途景觀秀麗,整條步道可以在兩端觀察到人工林:西段為柳杉、東段則是楓香與桂竹林,而中段則保留了天然林景致,主要由殼斗科、台灣胡桃等樹種所構成。
粟園的桂竹林與馬鞍的楓香林,尤其迷人,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沿途可發現廢棄的香菇寮,因為楓香樹幹適合做成培養香菇的段木材料,據說這片美麗的楓香林,可能是被人栽植,而後茂密成林。
步道位在海拔二二三四公尺的霞喀羅大山的北鞍,這座山除了是兩支泰雅族群的獵場分界,同時是東邊的薩克亞金溪與西邊的霞喀羅溪兩流域的分水嶺,步道東段可說是沿著薩克亞金溪的山腰而行,也因此沿途不時遇見山澗與瀑布景觀。
**白石吊橋 景色壯觀**
既然有瀑布,當然就會有吊橋囉!從養老登山口開始,緩緩上坡到粟園,再經過約一小時的路程抵達馬鞍,從馬鞍開始緩緩下坡,再經過一個半小時,渡過一座小吊橋後,隨著越來越響的水聲,白石吊橋就在不遠處。
想要一睹這座長達一百五十多公尺長的吊橋,可得順著峭壁巨石旁、坡度頗陡的原木階梯爬上爬下,才能抵達。
白石吊橋建於日本大正十年,距今有八十多年的歷史,橋長一百四十五公尺,落差九十公尺。橫跨薩克亞金溪,兩岸峭壁嶙峋,俯瞰湍急溪水,在巨大岩石診起白色水花,景象壯觀具震撼力。
不過,這座吊橋實在又長又高,想觀賞深谷景致,得在搖晃幅度最大的中段停留且往下看,是全程中最考驗心臟強度的經歷。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