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採訪報導)2024年即將過去,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日前接受了大紀元專訪,分析了2024年中國經濟「內憂外患」的原因,預測中國經濟2025年更加驚險的走向,認為「黑天鵝」和「灰犀牛」至少存在於六個層面。
2024年「內憂外患」
經濟下行、債務、失業、倒閉、消費降級成為2024年中國經濟熱詞。
黃大衛近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國國內經濟結構在這幾年一直在堅持所謂「國進民退」,而國有企業缺乏活力,民營經濟才充滿活力,但是不斷受到擠壓。同時,在全球來說,中國主要盈利的市場歐盟和美國,跟中國的經貿關係越發緊張,俄烏戰爭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市場開始選邊站,並不站在中國這一邊。所以中國的經濟情況非常不樂觀。
在經濟不景氣及社會不滿情緒升溫下,中共當局2024年9月下旬終於決定推出所謂一攬子「增量政策工具」,但幾乎沒有產生幫扶家庭、刺激需求,大部分財政支持都流向了地方政府。中國股市一度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很快就掉頭向下。
2024年12月上旬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共領導層再次承諾將提供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但市場並不買帳。中國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近來大舉搶購低風險的本國國債,導致國債收益率大跌。
黃大衛表示,當局可能出台更多不同的政策,以提振經濟,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財政支出,但是要看是否會出台一些減稅增加福利的措施。另外要看當局能否改善跟歐美國家的關係,尤其是跟美國。
「因為中國的國安法,什麼間諜法,都是對於外國投資、外國人來說非常不友好,也不利於中國在全球經貿方面來保持一定的地位,尤其是中國是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
他認為如果外交上沒有轉變,還是咄咄逼人的話,加上知識產權保護不好,未來無論當局怎麼去增加對內的刺激性政策,都不可能提振經濟。
未來中國滑向更大比例「計劃經濟」
黃大衛還說,中國未來可能進一步滑向更加大比例的計劃經濟。
在2024年7月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中共當局強調推動央企國企繼續「做強做優做大」,近期推動央企設創投基金,有央企中鐵十四局更跨界涉及農業。
另一方面,中央統戰部部長石泰峰近日要求民營經濟人士要「在思想、政治和行動三方面」,同習近平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黃大衛表示,根據人類歷史發展跟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中共這種計劃經濟,尤其中國這種官僚體制比較嚴重,外行管內行,整個官僚體制的管理能效比較低的情況,要是不進行結構性的改革,改向民營企業為主、私有經濟為主的話,那有可能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會更加巨大,而且跟世界經濟可能就漸行漸遠。
他認為北京當局要是說沒有減負減稅,增加社會福利,然後把國進民退停下來,將更多的市場空間給民企的話,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會非常巨大,不排除可能有整體性的經濟危機。
2025年六個層面的黑天鵝和灰犀牛
每到歲末年初,觀察家都會估測中國在新一年有沒有可能出現「黑天鵝」,以及有哪些早已存在的「灰犀牛」。
按一般的定義,「黑天鵝」指難以預料、小概率發生但發生後影響重大、會引發連鎖負面反應的一類事件;而「灰犀牛」指習以為常的風險由於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爆發後產生嚴重後果的一類事件。
黃大衛表示,中國2025年要是有可能出現的黑天鵝和灰犀牛的事件,有以下的6個層面。
「第一,房地產市場的局部危機可能更加嚴重。儘管北京政府近幾年來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房地產市場,但是除了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以外,其它中國大部分的城市,它們的房地產市場有可能由於沒有得到有效的針對性的改善,例如稅費過高,福利沒有改善,還有管理能力沒有提高,那麼就可能出現嚴重的斷崖式的破裂,可能對整體的經濟系統和地方財政、家庭財政造成巨大的風險。」
「除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外,房地產市場出現系統的崩盤可能性是非常巨大的。」他強調說。
第二,地方債務和國企、央企的債務危機進一步爆發。
黃大衛解釋說,中國大陸的地方財政規模非常龐大,很多地方國企、融資平台債務問題非常突出,隱形債務這種影子銀行情況非常複雜。如果沒有有效的措施拯救的話,中國整體的地方債務和地方國企的債務可能引發資金鍊的斷裂,擾亂整個地方級的金融市場,可能會波及全國。
第三,人民幣匯率的壓力。外部環境的惡化,國內信心的進一步下滑,外資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不足,都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問題。
黃大衛表示,人民幣貶值,雖然看起來有利於出口,但會導致外資進一步撤離。而且對資本市場,對整個中國經濟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負面的因素影響,會削弱經濟的穩定性。
「而且中國一直想搞的人民幣國際化,大量的人民幣留在海外,要是受到拋售,變成中國要用美元來對付『一帶一路』國家,那會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進一步縮水,對中國來說是非常負面的因素。」
第四,國際貿易關係的巨變。
黃大衛分析,中國經濟其實沒有三架馬車,只有一架馬車,就是出口,中國非常高度依賴出口。如果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突然升級,例如中國在朝鮮跟俄羅斯的站隊上面去受到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歐盟的制裁,或者是由於一些地緣政治衝突,或者戰狼外交某些事情的突發,例如之前刺殺一個日本小學生一樣,這些事件都會突然導致中國跟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關係的惡化、外交關係的惡化,會對中國的國際貿易產生一個非常巨大的打擊,而這情況是不可控的。
「尤其是川普上台之後,他對中共是採取一種比較鷹派的看法,而且比較雷厲風行、敢作敢為,這對北京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風險的一個隱患。」
第五點,關鍵技術產業的脫鉤。
黃大衛表示,歐美發達的工業國家對中國的關鍵技術,例如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面,會採取更多更嚴厲的技術封鎖,可能會導致中國的產業鏈可能會斷裂,這會削弱中國在科技方面的增長潛力,尤其是越來越多國家非常討厭中國的一些技術產權盜竊,以及搞山寨版等問題,他們對中國的制裁可能會越來越嚴厲。
第六點,發生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或自然災害或產業災難。
就產業災難,黃大衛舉例,比如中國大規模生產的所謂新能源汽車,其實只是電動車,質量不過關,產能過剩,出口歐美市場又受挫,最後可能像之前的共享自行車,發生大面積的爛尾,導致整個供應鏈上下游,以及整個市場的混亂。
「因為大量的金錢浪費在電動車上面去,還有太陽能板跟風能,所謂的『新質生產力』的三大產業,都可能受到制裁或產能過剩,會導致整個供應鏈的混亂。」
至於重大的公共事件,一種情況是中國再次爆發一些大規模的疫情事件。另外,經歷疫情,中國有很多疫苗對身體各方面造成的問題都是隱患,所以需要關注未來會不會有與之相關的大的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對整體經濟會帶來巨大影響。
黃大衛表示,根據近期的經濟數據跟政策動向,還有結合國際的形勢,預計202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比2023、2024年更多。經濟領域潛在的黑天鵝跟灰犀牛事件,大部分都圍繞著地方債務,國企央企的能效比較低,房地產市場匯率,經貿關係緊張,外交關係的敵對造成的。
「尤其在川普上台之後,川普的雷厲風行和他對全球經濟話語權的重新把握,中國作為一個最大出口國,跟美國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他說。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