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總統哈維爾(四):不斷思索的靈魂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由充滿理想的文學家,到擁有權力的政治家,捷克前總統哈維爾認為,跳入政治是命運的安排,而不是當初的方向,不過他仍努力演好總統的角色。今年二月卸任後,他又努力做回自己。

而對很多政治人物而言,哈維爾與他傳奇的一生充滿象徵意義。

這個星期,在捷克首府布拉格舉行了第七屆的《二千年論壇》,出席的有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南非前總統德克勒克、約旦王儲哈珊及西藏流亡領袖達賴喇嘛,而主辦者正是一手創辦這個論壇的哈維爾。

在出席這一次《二千年論壇》的政治人物中,台灣的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說,哈維爾固然是一個令他敬佩的政治人物,不過令他最尊敬的是南非最後一任白人總統德克勒克,他為了政權的和平移轉而願意退下來當曼德拉的副手,是真正為國家人民,而不是為權力的政治家。

今次的《二千年論壇》,台灣的前副總統連戰與總統陳水扁的親信陳師孟雙雙出席,不過在台下就不斷上演誰才是代表台灣的爭拗。

面對藍、綠兩派的對立,施明德更感嘆台灣沒有真正為人民的政治領袖,政治人大多熱衷權力卻缺乏良知,他希望台灣的政治人物能夠好好看看哈維爾的書,因為捷克與台灣同樣經歷由極權走向民主的年代。施明德提到哈維爾書中談到實踐者與理想者之間是有落差的,他希望舊時代充滿理想的革命者重新反省到,以往對權力的忽視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施明德是美麗島時代的代表人物,他對哈維爾的人文關懷和政治理想高度認同,但自身的經歷卻叫他不得不承認,沒有及時掌握權力是他革命路上的重大錯誤。

坐牢二十五年,重獲自由後他曾經做過民進黨的主席,不過二千年總統大選中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反而造成他革命理想的挫敗,施明德最後黯然退黨。上述一番話,予其說是哈維爾作品的啟示,不如說,是他個人革命歷程的慘痛教訓。

哈維爾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一個民族與世界的關係,他說,如果我們的民族命運要有所依賴的話,不是依賴捷克這個國家,而是要依賴我們自己去完成我們作為人類一分子的任務。

台灣中央日報發行人、國民黨時代曾任新聞局長的邵玉銘看到這段話,聯想到的是台灣現在的本省、外省之爭,作為一個歷史學家,他希望台灣的每個人能自省,而不是將責任推到歷史上。

邵玉銘說,他欣賞有政治理念的人,如哈維爾、施明德,因為在他們的理想雖然不一定能在手中實踐,卻能感動其他人,讓理想延續下去。

台灣聯合晚報主筆蔡詩萍表示,哈維爾的作品讓他體會最深的,並不是政治的投射,而是人性的堅強,在方寸之間所能發揮的潛力,同時證明再強的政治也不能夠摧毀一個會思索的靈魂。

對於喜愛文學的蔡詩萍來說,哈維爾的作品帶來最大的震撼是,看到哈維爾經歷了那麼多,始終保持一個文化人的靈魂,這也是哈維爾會在歷史佔一重要席位的原因。(桑恩)

相關新聞
援俄朝鮮傷兵被送往庫爾斯克醫院 真相曝光
韓國客機著陸時撞牆起火 死亡人數升至85人
五大原因 黃金價格明年或破3000美元
基輔稱摧毀俄無人機庫 烏軍在俄境內損失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