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3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3月10日,中共人大會議批准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加強了黨在諸多領域更多的直接監管。專家認為,習的做法是強化了黨政一體。美媒說,這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結束。
根據3月7日提交給中共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一份方案,習近平準備全面改革政府機構。中共政府將組建新的監管機構,來監管中國金融系統的眾多領域,以及數據和相關數字技術的使用。
中共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祕書長肖捷當天在中共人大會議上說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時說,在機構改革中,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人大會議於3月10日程序性地通過了這一改革方案。
《華爾街日報》說,習近平在人大會議上啟動了「改革」,進一步強調黨對國家治理各個方面的領導。這為讓黨更直接地控制國家的金融和科技部門鋪平了道路。
過去的中共國務院總理對中國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朱鎔基擔任總理期間精簡了國有部門,培育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市場。但李強擔任總理之際,這一職位已不同以往,因為習近平在過去十年的執政中,已經加強了黨對經濟的管控。
根據今年中共人大會議上公布的重組計劃,一個結果是中央銀行可能不僅要聽命於黨的權力中心,還要聽命於中共地方要員。《華日》說,這是習領導下削弱中央銀行自主權的另一個舉措。習正在讓央行返回到朱鎔基改革之前的模式。
前美國財政部駐華代表、現為紐約投資研究公司「22V Research」中國研究主管的邁克爾・赫森(Michael Hirson)說:「從體制上看,中國人民銀行似乎是明顯的輸家,它的監管權和政治權力都被削弱。」
《華日》說,過去一週讓人們清楚地看到,習近平是如何一步步地推翻鄧小平建立的治理模式的基礎。鄧小平時代為私營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並強調黨政分開,而習近平縮小了私營企業的發展空間,並將黨和自己置於中國社會的中心。越來越清楚的是,習近平領導下的轉變標誌著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的結束,並帶來了潛在的、重大的不確定性。
專家認為,習的做法不是削弱黨政一體,而是強化了黨政一體。澳洲外交政策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理查德・麥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說,黨政分開是中國改革時代的一個關鍵特徵。
「習近平早就說過,(黨政)分開是多餘的。現在我們看到他的看法被付諸實踐。」他說。
《華日》還舉例警告以黨代政的後果:在毛澤東領導下,從工廠到全國各省到北京的權力中心,各級的黨委決定了一切。結果是災難性的,產生了錯誤的運動,如大躍進,並造成了大饑荒。
前美國外交官蘇珊・希爾克(Susan Shirk)說:「習近平正在恢復毛澤東模式的大部分內容,即由黨管理經濟,意識形態的忠誠度勝過專業能力。」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習近平的機構改革已經逐漸改變了黨國體制內的治理結構,反映出更加集中的、自上而下的決策,更多的權力集中在習手中。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政治學家宋文迪(Wen-Ti Sung)說:「我們期待的大趨勢是黨繼續蠶食國務院機構。」
責任編輯:李穹 #